吴老师如今的处境,可谓进退两难了。
还有哪些学生的材料没有看呢?她又继续翻找了一会,之后迅速锁定了一个令她感到分外熟悉的名字——叶沛蓝。
对啊,她怎么差点就忘记了,叶沛蓝也是个实力不俗的孩子,她也有可能选择保研这条路啊。
“得赶紧看一看叶沛蓝。”这样想着的同时,吴老师也立刻点开了叶沛蓝面试的视频。
与卢盼盼的画风截然相反,叶沛蓝在答同类型的问题时,虽然语言也特别流畅,思路姑且算是清晰,但是答题的论点都太集中了。
基本上,她答所有问题的时候,分析时所采取的理论都是集中于某本专业书内某一章的内容,很容易就可以让考官听出她正在准备统招的考试,每天都在紧张地复习,所以只好抓取目前正在复习的、相对新鲜热乎的知识来应付考官的问题。
这样没有什么不好。面试本就是能够流畅地答上问题,就值得较好的分数。出现问题的点在于,叶沛蓝对自己本科四年所学习过的学科,并没有卢盼盼那么强的系统化意识。她就算是正在复习,也不至于把目光全部放在才刚复习过的章节,甚至有些理论和知识点用来答题本有些牵强,她也硬要把问题的答案扯进自己的舒适区。網
没有大局观,对理论课的掌握没有自信,或者本来就还没掌握到可以熟练运用的程度……
放在卢盼盼面前两相对比,叶沛蓝到底还是略逊一筹。
跳舞差一截,读书也拼不过人家,但却是整个芭蕾系里面,唯一实力较强、有微渺的可能性能与卢盼盼排在同一梯队的学生……这大概就是叶沛蓝所处的尴尬位置。
吴老师不死心,反复地把卢盼盼与叶沛蓝的资料调出来回看,再看了眼除自己这位主考官之外,其他老师对理论面试板块给各学生的分数……
答案还是如此,叶沛蓝不及卢盼盼,方方面面都是。
要是卢盼盼没有在忙青苗杯的专业组决赛,也不谈恋爱,天天像叶沛蓝那样卯足了劲看书读书,恐怕这场面试的差距会拉得更大。
吴老师想了想自己握在手中的面试分数最终拍板权,愈发认为这个问题,自己应该慎重。
给卢盼盼这个机会,然后想办法把卢盼盼挖到自己身边来,半路截胡黎漓的教学成绩,然后再在舞蹈学院青云直升……姑且算是方案一。
不给卢盼盼这个机会,而是把机会给没有那么突出、但是总体实力也算强劲,更重要的是听自己的话、与自己更相熟的叶沛蓝……只要自己带着她,研究生几年无功无过,适当做出些成绩,卢盼盼不进校,其他的新进校学生里不冒出写什么资质强大到足以压制叶沛蓝的存在……那么自己依然是芭蕾系的教学业绩佼佼者,不必担心黎漓压自己一头。这是方案二。
平心而论,方案一实现的难度太大……单凭卢盼盼和黎漓之间那亲近的师生关系,吴老师就能猜测得到,自己想挖卢盼盼过来,除非黎漓从舞蹈学院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