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唐林又拿出了一叠图,现在这个是近几年读书人的数量,有秀才、举人、进士之分。
依然是从武德元年开始,看着读书人的比例越来越多,百姓们也更加哗然,就连学子们的脸色也都变了。
官员们更不用说,虽然知道免税田增多的后果,但是在他们的印象中读书人很少,能考取功名的就更少了,哪知道现在已经这么多了,那百年之后……
“读书人多,是好事,说明我们大宁更加的强盛了,但是有了免税田,那就不见得了。”
“诸位都知道,国家的银钱都是从百姓身上取得的,虽然部分田地免了税,但是国家的花费并未减下来,也就是说,免税田的税,不是免了,而是分摊给了交税的田地。”
“免税田越多,百姓需要交的地税越高,若是再加,等到百姓交不起税的哪一天,该如何是好?”
听到这话,百姓们激动了,他们一直以为免税田的税就是没了,哪知道是算到他们头上了,这怎么能行!!
见百姓们情绪激动,差役们连忙出动让他们安静,不过也没怎么严厉,他们也是要交税的,这一刻有点感同身受。
连学子们的脸色难看至极,他们只知道会免税,但不知道是这么来的,有几个默默地从一边坐到了另一边,谁都不想自己的国家不好。
司言然见状,说道:“汝太过危言耸听,如今大宁的商税极多,我们可以降低地税,这样百姓们并不会收到损伤。”
“这几年大宁的商税是多,但花销也大,而且你怎知户部定税时,没有降低税收呢?”唐林问道,随后又拿出了一叠图。
现在看到图,世家们的脸色就不好了,百姓或许听不懂,但他们看得懂啊!
“商税收的是银两,地税要的是粮食,这几年大宁商税多了不少,所以,在定税时已然减少了户税,而粮食不能有失。”“也就是说,不管商税如何多,但粮食还是要的,如果没了粮食,发生灾祸时,我们用什么赈灾?银两可不管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