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些人回到城里后便都涌到了花记火锅鱼铺子,狠狠地吃上一顿,倒是让铺子里的生意更红火了。
花致远也常留在县里,除了堤坝上的事儿,冯县令也是三不五时就要让人找花致远过去商议‘大’事,一来二去总住在庄子里就不方便了,花致远就想在县城里买处宅子。
冯光知道此事后,让师爷查了下这些年被衙门抄没却还没来得及处置的产业,里面还真有几处宅子。
只是大多宅子都是大宅,花致远暂时还没想太张扬,最后挑了处地点不错的两进小院子。
宅子前后两进,前面是下人仆妇们居住的地方,包括灶房和厅堂,后面则是主人家的住处,虽不大却有着一个花园。
只是宅子空了一年多,花园里的名贵花草能卖的也都卖了,不能卖的没人打理也都死了,此时只剩下些杂草和一些生命力顽强到不需要打理的花,但怎么瞧着都荒凉。
花致远买了两个仆妇,先是将宅子里的杂草清理干净,又将宅子打扫了,再把破烂的窗纸都换上,整个院子也就不那么破败,这才带着章琴和花盼盼住了进来。
偶尔再把花喜喜和花睿接过来住上几日,一家人在县城也算是安了个家。
章琴的意思是把花睿花喜喜接到县里读书,花致远却不同意:“真把孩子们都接过来,咱们可就是把家都搬过来了,到时娘也是要跟过来了。”
花致远是花老太太的亲儿子,此时对老太太也头疼的很,真心不想把老太太接到身边一起过,他都如此,章琴自然更是如此,听了花致远的话,便打消了把孩子们都接过来的心思。
第407章 盼星星,盼月亮,还有盼洪水的
转眼就到了盛夏时节,堤坝也修的差不多,加固修缮过的堤坝看着就让人安心,每天到堤坝上瞧热闹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堤坝上也总能看到一些好似活得很通透的老人,拈着胡子对着堤坝点头,“冯县令造福百姓啊,这堤坝修的,百年不遇的洪水都挡得住,若是上报朝廷,那就是大政绩。”
老人说的话总是更能让人信服,宿县的百姓都相信堤坝修的好,他们不必怕洪水过境。
上游下游的县令也在听闻宿县大修水利之时也跟风修起堤坝,但因地理原因,上游下游辖内河道比宿县这里的河道长了很多,甚至下游的涞县河道竟长达百里,整个绕了涞县半圈。
一时间募集到的银两虽不比宿县少,却远远不够如宿县一般修建那么坚固的堤坝。
但修总好过不修,不能修的那般坚固,修的稍差一些也成,但稍一比较,差距也就出来了。
近来宿县的堤坝几乎要完工了,每日宿县的百姓都过来看热闹,难免就有人溜达着就去了相邻县的堤坝,瞧着远比自家堤坝薄弱了许多的堤坝,宿县的百姓竟隐隐有些自豪,不免对别家的堤坝品头论足地嫌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