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豆腐相比这价有些贵,但猪油和调料都不便宜,杨舒觉得这价刚刚好。
一听价格,有觉得贵的扫兴离去,自然也有吃的起的,当场就喊:“给我来三文钱的。”
生意开始开张,杨大郎负责炸,杨三郎负责收钱,杨舒负责加汤汁和调料。
装臭豆腐的是半边竹筒,用竹签插着吃,都是昨晚确定好要做这生意临时赶的。
杨舒还让杨老汉和杨二郎在边上圈了一块地,让众人吃了便把竹筒和竹签扔进去,竹筒可以回收,竹签就算不用乱扔也不好,杨舒不喜欢随地乱扔垃圾。
毛豆腐虽不是真正的臭豆腐,但也有自己的独特的味道,不喜欢的人敬而远之,但对喜欢的人来说闻着又香的很,加上调料给力,从开了张后生意就没断过,后面来的人都不用杨舒开口解释,自有人替他说明。
至少这开张生意是做起来了,且还不错。
之前换的豆腐不多,加上今天是第一天做生意,杨舒他们总就带了二百片左右,没多久就全卖完了,剩下许多好奇的过来问明天还卖不卖。
“卖,第一批做的不多,明天还是跟今天一样,两百片,卖完就收摊,先来先得。”
明明限不限量都一样的价,但一听限量总觉得要紧俏些,有人就开始详细打听明天什时候来,是不是还在这儿摆摊。杨舒带着笑游刃有余的回了,等人差不多散去才开始收拾东西。
杨老汉催着杨三郎去学堂,又对杨舒说,“你跟你大哥先回去,我跟老二去问问有没有招短工的。”
杨舒拉住杨老汉没让他走,说道:“爹,不用去找短工了,我们回家干活去,赚大钱!”
第4章 赚钱大计
赚大钱这话杨老汉是不怎么信的,但同样充满期待,跟杨舒打听到底赚什么大钱,杨舒却不说了。
把东西收拾好,垃圾收好,柴火烧的灰也装进口袋里带回家,这是能当肥料的东西,农家人是舍不得扔的。
因为杨三郎今日就要回书院去,杨舒就先数了三十个铜板给杨三郎,“三哥,你拿着给自己买点好吃的,或者应急什么的,不用想着抄书换钱什么的,现在能做生意了,往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杨三郎没接,“不用给我,先把家里欠债还了吧,我吃住都在学堂,花不了什么。”
杨舒直接抓过他的手把铜板塞他手里了,“那你留着应急也好,欠的债你别操心了,你好好读书就成,当然,也不要把自己逼太紧,吃不了这碗饭就走其他路,还有我们一大家子呢。”
杨老汉也开口,“收下,外债慢慢还,春耕忙,你一回书院又要读书,多吃点好的,别伤了身子。”
杨大郎和杨二郎也跟着劝,杨三郎这才收下了,然后叮嘱几句家里有事就让人给他带信,便带着包袱往书院去了。
杨舒算着他们今天赚的铜板大概有六十文左右,买东西是买不了什么的,给家里一群孩子买了半斤饴糖就匆匆往回赶,连午饭都没舍得在县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