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霜降轻手轻脚关上门,明儿一早还是得请个大夫来看看。
藕粉给两个丫头一人分了一半,今年要多做些藕粉,去年想着一家人吃就够了,因此只洗了一些,今年开了铺子,往来人情,还要多做些。
第二日一早就去城里医馆请大夫,嫂嫂气色瞧着比昨儿还差些,她是片刻也等不得了。
那老大夫诊完脉,抚着胡须,笑了一声
“你家中大人呢?”
“家里就我在,您给看看,我嫂嫂如何?可需开什么方子?”
“小娘子别慌,你家没个大人在,也难怪不知道,你嫂嫂这是有了身子,我观脉相,应当是两月有余了”
何霜降眼睛一亮“真的?”黄氏想坐起来,却被她拦住了。
“大夫,那我嫂嫂身子怎么样?这几日可受了不少罪,饭也吃不下,天可怜见,瘦了许多哩”
“无事,我诊过了,脉象有力。若不放心,便随我去医馆开几副安胎药”
“那就好那就好,我随您去开药”又进屋拿了银子,递给大夫“今儿可得好生谢您”
出门碰见谢明远回来,眼圈乌黑,估计一夜未睡。
抓了两幅药,大夫说嫂嫂身子壮实,不用太过忧心。切勿伤神,好生将养着就没什么事儿。
这是大事,还得回去跟爹娘知会一声,石头上学,大哥值守,谁也不得空,她这饭馆还得照常开。
黄氏趁她出门的功夫起来了,见她为这事儿纠结,便说自己回去。何霜降自然不放心,于是卸了墙上的招牌菜,拉了骡子家去了。她没什么经验,嫂嫂自个儿也是头胎,原先贺家嫂嫂生产时险些要了半条命,她到现在还心有余悸,这回必定得让她娘来看着。
至于地里的收成……先让爹在家吧,大不了忙时请两个人,也还轻省。
想想心里还有些恍惚,她马上就要多个小侄儿了。不过嫂嫂这一怀孕,珍味坊那头势必顾及不到了,找个放心的人教她点心方子只怕有些困难,要知道,她想找个洒扫的婆子都还没找到哩。
张氏乍一听黄氏有喜的消息,连手里猪食都不顾了,撂了瓢,回屋收拾衣裳。这可是大喜事儿,回头还得去靠山村报喜。
原来一直嚷嚷着再多钱也不如地里粮食靠谱的亲娘,头回连地里粮食都不要了,何霜降面上开心,心里却有些吃味。
中午在家吃过饭,同何大牛也说了一声,何大牛念叨要再去拜拜祖宗。
娘俩下半晌带上东西,就赶着骡子回清水城了。
黄氏在小厨房捏点心,张氏一来就夺了她手里的活计,赶着人回屋歇息。黄氏言语半天,只说心里烦闷,不想待在屋里,而且这活儿不累,点心铺子的生意不能歇了,这才劝住张氏。
饭馆今儿生意依旧不错,坐的满满当当,只不过看没有她能做的几道菜,有些兴致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