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牛接过簪子,闷声说了句
“等以后,给你打个更好的。”
这簪子是花了二十几两银子打的,何家日子才刚过起来,就遭了这么一回灾,自去年开始,地里不长粮,何大牛也歇了货郎的营生,为了买粮食跟种子,当了不少东西,结果今年大旱,地里依旧啥也长不出来。
若不是隔壁秀才家还有些门路,帮着弄到几张路引,怕是真叫饿死在沧州了,粮食早就见了底,城里街上粮店也早就关了门,好容易开一回门,价钱贵的人咋舌不说,买还买不到。
年景难,南逃的人越来越多,什么都在疯涨,唯有当铺,给的价钱越来越低。
“老伯,您莫不是在耍我顽罢,这簪子实打实的,花了足足二十八两银子呢!”
原是想着把簪子当了,换几亩地,加上开春佃的几亩,一家人糊口尽够了,结果这当铺掌柜,只给八两银子,照扬州这地价,哪怕把所有家底都算上,恐怕也买不了两亩地。
柜台高,连何大牛都要踮着脚。当铺掌柜一听几人口音,就晓得是外地人,誓要宰上一笔银子,因此拿着簪子,来回看了好几遍,根本没个好脸儿
“如今世道艰难,这价格还是瞧你们可怜才给的。”
何大牛从那一方窗口接过簪子“劳烦您了,我再去别处看看。”
当铺掌柜摸了一把胡子,看着一家人离开,似乎并不在意,笃定他们还会回来。
又跑了好几家,无一不是一听何大牛开口,就开始压价,还是何霜降琢磨出不对味儿
“这些人开始还好,一听爹开口讲话,就变了态度。”何霜降站定“要不我试试,一会娘你就领着哥哥跟石头在外面,我同爹爹进去,让我来说。”
张氏同何大牛对望一眼,也品出不对味儿
“要不叫大丫试试?”
柜台高,何霜降看不见,何大牛于是把她抱到肩膀头。
“老伯,我们想当一下这簪子,您给瞧瞧能值多少钱?”清凌凌的声音从一方小窗口穿进去,里面掌柜伸头看了一眼,是个年岁不大的女娃娃,头上用红绳扎着两个小髻。
“谁家小娃娃,快些回去!”许是年纪大了,眼神有些不好使,没见着底下的何大牛。
何霜降把手上的金簪举起来晃了晃“我是来当东西的!”
“你家大人呢?”那老伯接过金簪,又朝外面看了几眼。
何霜降悄悄踢了她爹一脚,堵住了何大牛准备说话的嘴,又偏了偏身子,露出何大牛的脸
“我爹在这儿!”
何大牛踮着脚,露了个憨憨的笑,在何霜降的指示下一言不发。
何霜降人小,学东西快,一口扬州话任谁也不会怀疑北边逃难来的。这家当铺掌柜的自然也没有怀疑,见底下何大牛半天不开口,还当他是个哑巴,不能说话,因此带着女儿来当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