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女儿做了康郡王妃,而邓家却是亲近庄郡王的。
邓家也是大族,邓旭之的大伯乃是封疆大吏,正二品的总督,其堂叔也官至四品知府,族中子侄皆读书。邓旭之虽未谋官,并非没有才能,而是志不在此,他是参加过殿试的,若有心,家中早为他寻了差事。
邓家放任他,也是因他才华出众,自己在文林中颇有声名,于家族自有益处。
早前陈十六来报喜,还就此事犯嘀咕:“没想到那净闲居然肯嫁人,还是嫁给邓家的邓旭之。难不成、端郡王倒了,康郡王想要……啧,不大像啊。”
关于净闲真正身世,陈十六并不知情。
甚至关于净闲乃是刘家女儿的事,也是净闲回到刘家后,陈十六才探听到的。改名换姓也就是瞒一瞒平头百姓,真正有根基的人家,谁能不知道“刘清然”真实身份。按理,净闲出身不低,作为刘宾女儿,嫁给邓旭之做继妻颇为合适,偏她名声有损。
认真说起来,净闲做的事,只是断了她做正妻的路,好比私下里不少人想纳她为妾,或私养为外宅的,净闲那等清傲之人,哪里愿意?甚至跟人吟诗宴饮,也是她挑人,从来不是人挑她。
正是她姿态摆的极高,又的确才貌双绝,才惹得邓旭之念念不忘,甚至愿意娶回家门。
不过,若仅仅如此,邓家没那么容易松口。
穆清彦不必猜,知晓净闲突然改变主意,肯定跟其母牌位里那封书信有关。她那么憎恨刘家,却肯回刘家,并以刘家女身份嫁给一个老男人为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