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那位道姑,是怎样的一位奇女子。
细想来,也在情理之中,若非有些身手,孤身弱女子如何自保?更别提去庇护他人了。
闻寂雪也多看了几眼塑像,若有所思。
在仙女像前是供台,摆着时鲜的瓜果、香炉,又有签筒、功德箱。殿内有两排蒲团,来的人或是单纯求拜上香,或是捐些香火,求个签文。在大殿的一侧设有桌椅,坐着个上了年岁的道姑,专给人解签文的。
这道姑倒不是仙姑打扮,而是穿着真正的青色道袍,面庞慈和,身边有个小仙姑站着,看样子是专门照料这道姑的。
闻寂雪道:“应该是有正式度牒的道姑。仙女庙虽四不像,但最初就是道观,建观的女子也是道士,所以但凡出家人来,都可以在仙女庙挂单。鉴于仙女庙的特殊,和尚道士寻常不会来,来的都是女尼或女冠。另外,这仙女庙的仙姑们,到了二十岁便要离开,若她们不愿离去,又不能作为继任者,那么,就没别的途径了么?”
穆清彦领会其意:“做道士?”
说白了,仙女庙就像一所“女子学院”,只有每任继承掌权者才是真正入了度牒的道士,在此之前,她们只是生活在这里,学习各样技能,给自身增添筹码,年岁到了回家嫁人。对于唐、娄两家而言,则是通过这个方式,公平角逐仙女庙掌权者。
凡事总有例外,总有不愿嫁人不愿归家的女子。
闻寂雪道:“若有这等人,仙女庙会将其送往其他道观,经过数年正式修行,入了度牒,再转回仙女庙来。那解签的女道士,应该也是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