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可要真是因这个原因,就鲁莽的诈死背井离乡?

不可能。

除非后路已有安排。

穆清彦倒是想起一件事,早年流民多,那时朝廷还没有qiáng制措施,流民们三五成群,十来个一伙儿,也是不弱的势力,若赵书成混入其中,自然能够借此掩护去其他地方,再利用流民落户的漏dòng给自己重新安置身份。

但还是那句话,赵书成才十岁,须得有人接应。

蔡家?

看来,得围绕着蔡家来查一查。

另一边,真正的蔡骏驰,十六岁前的经历十分清晰明白。

蔡骏驰两三岁过继,先是在私塾读书,而后又去县城读书,直至十六岁时养父病故,他经举荐,去桐山书院求学。路途遥远,两年间没有回来,倒是托人带过书信。蔡骏驰寄书信很有规律,一年一封,都是在年底,顺带会有年礼,都是直接送到族老那里,便是外出游学也没忘记。

蔡骏驰亲爹娘亡故,养父离世,蔡家族里都隔了房,着实不亲近。

从蔡家族里得知,蔡骏驰每年书信没断过,直至十五六年前。以前都是寄书信,送银子,请族里人帮忙照料爹娘养父等人的坟头,至十五六年前,则是派人回乡烧纸修坟,且提携了族中后辈子侄,成为蔡家族里第一人,内外人等无不赞叹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