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锦鲤王妃有空间 年华 1620 字 2024-03-16

这种办法的好处就是,制作雕版和格子可以同时进行。

而且雕版的时候就算略有错漏也没关系。

只要制作活字的时候,把错字挑出不用就行了。

印刷需要阳文,然而雕刻阳文要比雕刻阴文费工夫得多。

直接雕刻成阴文,再作为模子压制出活字,显然要省事不少。

只要排好一版活字,就可以开始印刷。

工匠们试验了许多次,确定好方案后,速度就快了起来。

周磐跟苏锦璃汇报的时候,工匠们已经印刷了不少书页出来。

之前苏锦璃去给沈翰治腿,让沈翰编写资料的时候,工匠们就已经开始在试验。

等最终的资料方案出来,工匠们早就试验出了这套方案。

开始制作常用活字。

所以一拿到书稿,他们就开始了排版印刷,同时加紧制作更多需要用到的活字。

不过,苏锦璃对这个速度还是不太满意。

她去印刷的地方看了看,发现印刷的效率还是比较低。

就让人制作了一个非常简易的印刷机出来。

它是长桌加翻盖的造型,排版好的活字固定在“盖子”上,“盖子”背面则有个手柄。

“盖子”上方对应的位置还有一套滑轮组,利用滑轮组可以轻松把“盖子”提起来。

绳子一头固定在桌子下方的脚踏板上,用脚轻轻一踩,就可以把“盖子”提起来。

然后右手刷墨,左手传送纸张。

桌上加了两条边框,方便纸张定位。

左手按住纸张轻轻一推,就能轻而易举地把纸张推到固定的位置。

然后将“盖子”放下,因为“盖子”加上字版本身的重力,字迹可以很轻松地印到纸上。

这样的机器在苏锦璃看来实在简陋得厉害,因为时间有限,没办法做进一步的改善和调整。

然而对于工匠们来说,它却宛如神器!

这个印刷机操作简单,上手也快。

几次下来就能熟练操作,让效率提高了不少。

而且熟练之后,一分钟能够印刷三四十张书页。

一个小时就是两百多张。

因为施加了压力,印刷出的字迹也十分清晰。

加上滑轮组可以省力,印刷的时候可以坐在椅子上操作,就算是印刷一整天也不怎么累。

为了节省时间,雕刻的时候,用的大多是简化字,也就是简体字。

简体并非后世发明,早在古代就有很多。

印刷书籍的时候为了方便,本来就会大量采用简体。

苏锦璃并没有把后世的简体字拿出来,只是由着周磐他们自行发挥。

所以用的只是现有的简体字,一些字还没有简体的,只能继续采用原来的繁体。

等到苏锦璃去参加赏梅宴的时候,印刷进度已经完成了一半。

只需要把剩下的印完,就可以编订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