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过于崎岖,耗资量特别大,有的地方需要架桥,仅仅依靠几个人,根本没有办法完善这条路。
许先生希望不止社会人士关注这个村落,更希望国家也能够注意到这个落后的山区。
许先生的采访结束,村长带着他们去了校长那里,校长非常高兴地跟他们介绍了学校的情况,每个班级二十来个学生,课桌都是新的,因为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教育环境并没有想象中的艰苦。
校长跟他们介绍了学校的老师,有一名来自大城市的支教老师,来这里已经五年了。
除了这位正式大学毕业的美女老师,还有一些老师只读过高中,甚至有的只读过初中。
教师资源很缺,但是真正大学毕业的人,谁愿意来这种地方,即使是初高中毕业的人也不愿意进来,因为报酬实在太低。
“我带你们过去见见这位老师。”知道他们是记者,校长有些激动,他们的报道会让这所学校被更多人关注。
“谢谢校长。”
“应该的,应该的!”校长连声说。
苏简生怕不打扰他们上课,说是可以等,先去别处看看,校长便领着他们到处转转。
校长跟他们介绍;“这是许先生,经常给孩子带新课本过来。”
他们说知道。
“许先生,您到这里多久了?现在住在哪里?”许墨也姓许,对这位许先生很是好奇。
“刚到没几天。”许先生顿了顿,“我现在住在校长家里。”
校长连连点头,“对,许先生住在我家里。”
苏简看向男人,他转头,与她对上。
第471章 她在黑暗,苏简就不该在阳光下
苏简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听着校长跟其他人说话,偶尔搭上一句。
可以听出来,校长对这位许先生颇为尊敬,不管许先生说什么,校长都会微笑着点头,看着许先生,就是看着大恩人。
下课铃声响了,校长带他们去找那位女老师。
女老师二十八岁,大学刚毕业就来支教,在这里五年了。
“你想过离开这里吗?”许墨问女老师。
“想过,刚来那一会儿,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哭,特别想家,想到睡不着觉。我常常在想,我到底为了什么?我在做什么?”女老师说起这些事,依旧满含热泪。
许墨被触动到,“是什么让你心甘情愿留在这里五年?”
“那群孩子,他们求知的眼神真挚而热烈,我没有办法舍弃他们,没有办法看到他们眼里的光熄灭。”
女老师每次想走,看到那群孩子眼里的真挚和渴望,她就没有办法抛弃这群孩子,回到她的家乡。
这群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走出大山,但是却被教育资源的缺乏和交通而束缚。
她没有办法掐灭他们唯一的希望。
每个人心里总有那么一点地方是自私的,她也有过,想要努力逃离这个地方,但是每每想起这群孩子的眼睛,她又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