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国栋跟夏主任没什么交情,关系最好的也不是沈冰月,虽然沈冰月算是夏主任手下的得力干将,但真正论私交,其实是赵运达啊。
封国栋回家跟沈冰月商量:“其实爸现在要求已经很简单了,就是内退算了,要不找赵主任做做工作?”
沈冰月沉思了片刻,出了个主意:“夏主任最近在全市挑几个地方调研农业生产,说是估计不久后就开始分包到户了,所以想看看这几年全市农业经济作物的具体情况。
具体的行程中特地提到要来看看我们乡,乡里现在正在征求赵主任的意见,看看具体把地点定到什么地方,赵主任和我是陪同讲解的,我们去找赵主任想想办法吧!”
封国栋和沈冰月于是找赵运达。
几个人已经认识很多年了,赵运达这个人,虽然一本正经,秉公办事,但是和沈冰月现在是一条战壕上的战友,听了俩人直言不讳的请求,把拟定的行程又翻开看了一遍,最终,把晌午招待夏主任吃饭的地方由乡国营饭店改到了乡供销社食堂。
赵运达分析道:“乡供销社在封主任手里,和我协调,上了些很紧俏的水果和实验室种植的一些经济作物,当时封主任做我的工作,说是既然在乡里,乡供销社还不能沾点光了?
乡里现在条件好了,也有能消费的起的,所以,把这个点放到供销社,让夏主任去参观一下,他原本就不让我们铺张浪费,晌午饭要求简单,就一碗面就行了,所以放在供销社食堂,也是亲民的表现嘛!”
赵运达承诺:“至于乡上、县上的工作,这个行程表我会去做工作的,其他的就看你们自己了,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赵运达的意思就是这件事最好不要直言不讳的给夏主任说,因为人家毕竟是领导,万一哪一句话说得不对胃口了,说不定这事就不好办了,还是要迂回着来。
沈冰月想着,那不就是跟狐假虎威似的了。
赵运达这次还是出了力的,最终定稿的行程尊重了这个科研团队的意见。
上午看完沈家庄的经济作物和实验室后,晌午前去看看供销社,并在食堂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