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记录的女同志破天荒地接话:“你媳妇叫沈冰月啊?怪不得她十八岁就结婚了,原来是遇到了这么一个死缠烂打的,周围都被你收买了。”
封国栋还有些蒙圈,这怎么感觉认识啊!
但女同志说完这一句,封国栋就被打发出去了。
沈冰月第二个进去,见在记录的女同志竟然是高中同学聂苏,微愣了愣,这是沈冰月在县城高中上学的时候的同学,上完高中就被推荐上大学了,原先听说分配到省上了,后来因为家里父母身体不好,申请回家的,但沈冰月前世家里一堆烂事,没有空关注她到底在哪里上班。
俩人关系还可以,但聂苏上大学后渐渐来往少了,两个人也不是一个乡的,这几年没有什么交集。聂苏是高中班级里35个学生中唯一被推荐上大学的,也算是佼佼者。
从沈冰月进来,聂苏就没抬过头。
沈冰月也记录过两次,猜测到聂苏认识自己,但没有避嫌坐在这里记录,只有两个原因。
一是自己不是主要怀疑对象,而是根据沈小倩的口供例行的问询,这样即便认识,只是个记录的,倒不打紧。
二是聂苏是临时拉来的,不知道认识其中的人。
男同志问询:“沈冰月同志,沈小倩说一部分票据来源于你,你有什么要说的?”
沈冰月又看了眼聂苏,她仍旧没抬头,连眼皮都没眨一下,不符合常理。要不然一个认识的人名出现,还是会下意识的抬头看一眼,确认认识不,这才附和逻辑。
所以,沈冰月认定:今天就是来打酱油的,封国栋应该也是来打酱油的,他们怀疑的对象大概率仍旧是王万里,最大可能性是要顺藤摸瓜,抓住王万里的把柄,钓条大鱼,毕竟他是这里的常客了,只是苦于没什么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