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冰月家一片喜气洋洋,沈家四个弟兄和沈冰月爷爷奶奶都是三队的,都分到钱了,沈冰月就成了家里的香饽饽,沈家人走路都比以前腰板硬了。
村里都巴结着。
也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比如张雪梅一家,眼见沈家得了那么多钱,嫉妒着呢,说话阴阳怪气地:“哎呦,这是把村里的好处都给自家人了。”
含沙射影说沈冰月有私心,被四婶赵英骂了:“谁让你不是俺们三队的人呢,别看咱们是邻居,但不是一个小队的,冰月有私心?你把这话跟俺们三队的人家都学学,看不鼻青脸肿的回来才怪。”
三队的一个老太太听见也骂:“吃不到肉说肉不好吃,有本事你别在冰月手底下干草莓园。”
沈冰月劳心劳力,其实没有比大家收入高很多,不过公社给发了奖品。
赵运达和沈冰月一人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
75年的小乡村不像沪市和首都,自行车可不常见,就算结婚也只有少数家庭会买自行车,还需要票才能买。
凤凰牌的自行车180一辆呢,沈冰月觉得付出是有回报的。
公社还给发了奖状,等于肯定了沈冰月和赵运达做出了成绩,要求两人继续带领沈家庄的生产大队搞草莓种植。
沈冰月早就想买自行车了,苦于没钱,这下好了,骑着自行车和赵运达一起从公社回来都雄赳赳气昂昂的。
回到家,沈家小院一波波人都来看公社的奖励,羡煞旁人。
沈大铭不负众望,考上了县城的高中,这辆自行车沈冰月小手一挥,奖励给了大弟弟,“送给你做考上高中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