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妃犹豫了会儿,才说道:“要被送进宫来的,是我最小的堂妹,容貌绝美,又同……那位无一分相似,我爹才起了心思。”谢家人也知道皇上对先帝的谢皇贵妃没有多少好感,不敢送个相似的去戳圣上的眼。
谢家适龄的女儿都逃不脱有几分相像,只有这个小堂妹,容貌渐渐长开,一日较一日的出众夺目,像小婶多些,与姑姑是两种类型的美人。
对谢家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夏容华对此并不感兴趣:“你不用跟我细说,左右是不会有交集的人。”谢家难不成以为随便来个人皇上就会喜欢?宋婕妤那样的倾城之容不还被宣昭仪稳稳地压在头顶上。
若皇上看重的是容貌,就不值得她如此费心了。
夏容华脸色彻底冷了下来:“时辰差不多了,豫王妃还是赶紧回去吧。”
豫王妃知道她排斥谢家,说实话,要不是谢家都是对她宠爱有加的长辈,她也不愿趟这浑水。
皇上不是没有分寸的人,与谢家到底没有私怨,撑过这一时迁怒,但凡能培养出个人才来,哪用愁没有复起之日?
想起那时候姑姑跟先帝的事惹得老祖宗大怒,逼得姑姑绝食三日,宁可看着她去死,也不肯允她进宫。
在世家眼中,好似跟皇家扯上关系是一件多庸俗丢人的事儿,豫王妃隐约听母亲提起过,老祖宗是如何拿那时的皇后,如今的太后为反面例子警告姑姑的。
所以说,没有自知之明是多可怕的事儿啊。先帝那么宠爱姑姑,对谢家却照拂不深,不过是面上的交情,让姑姑不落于人前罢了。
这其中,也不是没有对老祖宗强硬阻止姑姑进宫的不满吧?
心烦意乱之下,她也没心情同夏容华周旋,草草告辞离开了,想着还是写信回去在多嘱咐嘱咐,那小堂妹要是个拎不清的性子,还是趁早歇了那心思吧。
戚家的男人,没一个是好惹的。
与此同时,送走了三位王爷的皇帝,桌案早就放上了呈来的密信,上头详细记载了他们今早遇见的那位阿音姑娘的来路。
她闺名倒确实叫徽音,不过大姓为“谢”,王谢安夏的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