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青司见她听劝,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只要柳相开口,又何惧事情不成?”
柳斐然轻轻摇了摇头,“叔大人,你对陛下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叔青司一惊,然后听得柳斐然继续说道:“陛下从继位到现在,什么时候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做到?陛下年纪虽小,却极有主意,不是你我一言半语便能劝解的。”
叔青司皱起了眉头,端着茶却不喝,“这是百官都希望看到的事情,陛下主意再多,也总不能罔顾一切。只是私底下,就要靠柳相多加劝服了。”
叔青司说到这里,把茶杯一放,起身对着柳斐然慎重地行礼,“柳相,事关江山社稷,一切都拜托了。”
柳斐然不能再说什么,沉默接受了他的礼数,良久,她说道:“柳某会好好考虑。”
叔青司说的句句在理,柳斐然没有丝毫办法反驳。而对于这一些情况,柳斐然自身也是清楚的,所以一开始她才会那么抗拒和初玉尘在一起,也会随着百官,逼迫初玉尘纳皇夫。
当一个决定本身不是那么坚定的时候,一个锤头砸在上面,是会晃动的。
柳斐然轻叹了一声,国家大义与儿女私情在交织纠缠,让她有一种接近窒息般的难堪。她脸上甚是痛苦,为自己此等不顾国家的私心感到失望,可她又难以舍弃与初玉尘之间的感情。
她再度叹息一声,坐在了书桌跟前,磨了墨提了笔,心烦意乱地又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她能食言,再度与百官一同逼迫初玉尘吗?还是她能舍下国家大义不管,顶住满朝压力和天下唾骂,站在初玉尘身边?
柳斐然想不出来,但是今日之事,她终究还是要告知初玉尘。现在还在休沐期间,一旦春节假期结束,必然会有人上书要立皇夫,到时候,恐怕就是措手不及了。
于是柳斐然便把自己的情绪抽离,站在了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把今日发生的事情写了下来,然后派人送进宫里去。
初玉尘并不知道叔青司去找了柳斐然,这几日难得闲暇,倒是心情颇为不错,得知柳斐然写信来了,还以为是她想自己了,要给自己写信一诉衷肠呢。
当下初玉尘便满怀期待地把信给拆开,谁料想竟然是这样的事情,顿时小脸就垮了下来。她皱着眉头看着这信的内容,一想到自己又要面对这些人的上书,只觉得一阵头疼。
这事情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说到底,还是言锦庭的错,要不是他存心给自己找不痛快,非要跳出来找茬,又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初玉尘顿时牙就觉得有些发痒,恨不得再度把他抓回督察院,再给他好好享受一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