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页

潘若烟来,一是为了水库,二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情促使之下做出的决定,所以她心中有些纷乱,原先一直不在状态,说起了正事,她才收敛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心神,说道:“下官查阅了不少的资料书籍,其实这并不是首例,前朝就有过,再者像湖泊,百姓们的鱼塘等等,都是另一种储蓄方法,而下官不过是把这个储蓄的东西,扩大罢了。”

“嗯,我也翻阅了不少的宗卷。你不妨说说你对水库的具体看法和可行性。”

潘若烟早有准备,当下便细细地说了起来,柳斐然也会提出一些问题,她再给予回答,这一聊,倒是半天都过去了。

柳斐然是治水有功,而后慢慢走上了仕途正轨,平步青云。所以对于水这一块,可以说,她有很大的发言权。潘若烟毕竟是只能查阅书籍,总会有一些地方没有办法想到,柳斐然都一一提了出来。

柳斐然没有藏私,潘若烟听得更是认真,说完一段落的时候,柳斐然甚至于下了榻,来到书桌跟前,拿着几张纸递给潘若烟,上面写满了字。

潘若烟接过看了起来,发现都是一些和水库相关,以及推行实施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显然也是费了很多的功夫,而这些,如果是由她提出来的,便又是一份功劳了。

潘若烟拿着这几张纸,只觉得好似千斤重,心中的复杂难以言喻。

“一旦朝廷上提出来,必然会遭受到很多人的反对。你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去应对那些反对,只有说到那些人都哑口无言了,那么陛下才有理由站在你这一边,推行这一个政策。”

旱灾,河道哪一个不是要花钱的?而今又还想提出这个水库的主意来,柳斐然简直都能想象得到杨毅那张憋红了的脸来。但是他们这些作为臣子的,只要对这个国家有益的事情,就要去做,有困难,那就克服,不是吗?

潘若烟只能点头,说不出话来。

柳斐然又时说道:“若是敲定了这一件事,那必然是要立定钦差去执行的。以我的目光来看,这一件事,必然能得到百姓们的爱戴,对于自身也会是厚重的一笔,甚至可能名留千史,更别说仕途了。”

“若烟,只要你请愿,你是提出这个主意的人,那么必然这份功劳会有你的一份,虽然会很辛苦,但是对于你日后的仕途来说,绝对有帮助。”

柳斐然说得太直白了,正是因为把她当做是自己人,才会说得如此直白。潘若烟抬头去看柳斐然,柳斐然便拍了拍她的肩膀,“把握住时机,短则半年,长则一年,比你在朝廷里十年能获得的东西,恐怕都要多。我知道你已经有了夫君,可能更偏向于留在皇城之中,我也不会强迫你,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潘若烟只觉得喉咙有些发干,心中杂乱,点了点头,说道:“下官必然会好好思虑。”

“嗯。”柳斐然见她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便温和地劝说道:“放心吧,无论你怎么选择,都没关系的,你不用顾及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