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辉气得不行,甩手气哼哼地走了,发誓要找到更优秀的设计师,绝对比陈新春这么个七老八十的老头要厉害。
黎夏中午回来,听到陈新春说胡友辉又上了次门,也没放在心上,合作不合作的,她并不强求,她觉得自己的设计值钱是因为对自己有信心,她的设计多是经过市场验证的。
而胡友辉觉得她的设计不值钱,也可以理解,认知不同而已。
等黎夏最完最后一个订单,他们的小型加工厂已经办齐了手续,材料和工人都已经到位,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了。
托唐妈妈帮拍的画册的福,工厂还没有开始生产,就已经拿到了定单。
是两款男士挎包和一款女士皮包,现在市面上还是以男士的皮包居多,女士包比较少,许多女性都是用布包或者自己手钩的网包代替,两个皮包销售商都看中了男包。
但女包实在好看,正好两个老板碰到了一起,两人一商量,合伙拿货,拿了那款女士皮包。
就这他们还是担了风险的,怕包包没有市场,会卖不出去,哪怕厂里销售给他们打包票,都不成。
工厂开工那天是周六,下午正好没课,中午一放学,黎夏就赶了过去。
郭大姨找的都是以前在皮革厂旧生产线上呆过的老人,虽然没做多久,但经验是有的,杜为民也用自己的人脉找了人过来,同样是找的内退的,年纪比较轻的熟练工。
他们这些人,大多是因为种种原因,把工作提前交给了子孙辈接班,自己闲在家里,现在有了让他们发光发热,还能赚工资的机会,个个都劲头十足。
人员一到位,厂子立马就热闹起来,都是熟工,黎夏的样品和生产单一拿过来,老工人们立马就开始开料裁料。
流水线生产的皮具比黎夏手工制作要快点多,黎夏平时自己裁皮都要花费不少工夫,现在有了机器,刀模一放上去,几乎立刻就能出来一张完美的裁剪过后的皮。
刀模昨天刚到,这些刀模都是黎夏提前去五金厂定做的,如果用以前的刀模,那黎夏他们的小加工厂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工厂开工,杜为民特意请了假过来,看到出来的第一个棕色牛皮男士小挎包,上下左右翻看了好几遍,“这包主要还是得看设计啊。”
同样的皮料,更好的机器,皮革厂做出来的包,就没有黎夏设计的精致,可能只是长和宽差了几厘米的差距,型就完全不同了。
“第一个包我掏钱买了。”郭顺顺也请了假过来,立马开口。
现在市面上还没有这样大小的男士挎包,虽然比公文包小,但平时放钥匙和别的零散东西却很方便,出差背也能放很多用得着的小东西,郭顺顺一看就喜欢上了。
杜为民瞪了他一眼,径直把包包背在身上,“你等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