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的来的结果,总产量竟然有一千七百五十余斤,相当于每亩地是四百斤多一点。
这个数字报出来之后,在场之人都没反应过来。
接着是老村长家和王大柱家的,他们两家一直跟着池月的脚步,一步不漏,种出来的稻子当然产量差不多的,也是亩产四百斤出头。
“四四四百斤!”
吴县令第一个反应过来,说话都结巴了。
但他的心快要跳出嗓子眼了!
这是什么神仙数字,他还以为他们算错了,自己亲自过来把持池月家的,又重新称了一遍,因为池月家的地是最少的。
“哈哈哈,池大夫,你这又是立了一大功呀!”
吴县令知道,农民们在风调雨顺的年月里,种出来的水稻,都是亩产两百多斤,三百斤都算高产,且是微乎其微的种田老手种出来的,
池月这个可是亩产四百多斤!
还只是二茬水稻!
就目前这种状况,一茬加二茬的种,那一年每亩产就是八九百斤!
要是西梁国每一个农民都这么种地,那么他们国家就不会出现缺粮食的情况了!
一家种出这样的高产没有什么稀奇的,可是老村长家和王大柱家都是跟池月一样的!
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多么让人欢喜的数字,多么让人心潮澎湃的数字!
“池大夫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