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成这样的大典还不如不休,可是不休如何又证明自己是个明君,告慰祖先和后世子孙。
所以再掀开第二本,他是随手的心态,可是立刻坐直了身子,一页页看下去耳朵边的声音都变的悦耳多了。
“启禀皇上,同是一模一样的草稿。”
声音放低的朝堂很多人议论,“可这第二本看起来是这么的不费力,里面很小的黑东西是什么?”
丞相也已接过一本,心里感慨这次翰林院和礼部联合的巧,抄写了这么多本。
“是底下一个小辈弄出来的,说是看着道教高人画符有了此想法。”
一句话概括,目的就是把皇上往大典上面引。
可是此时礼部的左侍郎却出列道:“贺喜皇上,还是圣上眼光独特,弄出来此等新鲜事的就是陛下钦点的榜眼容修撰。”
皇上:“哦?”
“莫不是今年科举一甲的最小年龄的后生,真是有点才智。”
老丞相说完因看皇上看不真切,但感觉态度和气氛现在挺好,所以主动接茬。
其实皇帝已经完全忘了,什么一甲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统统没了印象。
每□□堂上新的事层出不穷,后宫与朝堂上也是不安分。
太监上前退后,皇上笑着说道:“原来是这个小子啊。”
容秋,平凡又没特点的名字,可是皇上看看手中的书本大笑了两声。
“如此功劳,翰林院和礼部都有功,两位爱卿各赏30匹绸缎,至于当事人就赏10匹绢布、百两纹银。”
杨大学士和礼部尚书立刻出列鞠躬谢赏赐,此次朝会随着此事到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