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双胎

“大哥有担当,等我回府之后,便借十万两银子给大哥,至于剩下的,就需要大哥自己想想办法了。”

“好说。”胤褆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八若是有空,记得多去延禧宫给额娘请安,她可是非常挂念你。”

胤禩点点头,随后寒暄几句,两人便分开了。

不过临走之前,胤褆意味深长地说道,“老八,虽说你现在改成了宣妃的儿子,但是也别太出风头了,有些人,心胸狭窄,可是看不得别人好风光。”

这话说得没头没尾的,胤禩也是一时没想明白,纳闷大哥话中深意,难道他是知道了什么?

而另一头,乾五所,十三阿哥胤祥刚刚收拾好东西,准备将这些都典当出去,卖了换成银票,用来补上他的欠银。

虽说胤祥尚未建府,开销不大,但同样他也没有建府的那二十多万两银子。

再加上他还有两个妹妹需要照料,母族低微,额娘又不在了,如今又是娶亲生子,这开支便慢慢多了。

皇阿玛突然要追缴欠银,这一时之间,他还真是捉襟见肘,只能暂且将这些从皇阿玛、太后那里获得的赏赐暂且卖了,拆东墙补西墙。

这时,胤祥嫡福晋兆佳氏捧着个紫檀木箱子过来了。

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银票,厚厚的一叠,约莫是几万两银子。

见状,胤祥便皱着眉头,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够用福晋的银子呢?

兆佳氏温温柔柔地行了个礼,轻声细语,“爷,这是妾身的嫁妆,希望能帮爷度过眼前这个难关。”

胤祥自然不肯要。

“爷,妾身既然已经嫁给了您,便是夫妻一体,您若是不收下妾身的心意,便是把妾身当作外人。”

“福晋,这嫁妆都是你的体己,爷怎么能用呢?更何况,你才刚刚进府,先前欠的银子都是爷花的,用你的嫁妆去还,爷可没有这么理直气壮,快些收回去,爷会想办法补齐欠银的。”

兆佳氏捂着帕子笑了笑,双目含情,贤淑大方。

“都是为了咱们这个家好,分什么你的我的。爷辛辛苦苦在外面办事,难道要妾身忍心看你一个人忙活吗?

爷可以先拿妾身的银子用,等将来能够周转过来,再将银子给妾身补全,行吗?”

一番话说得是有理有据,动人至极,胤祥极为动容,颔首,“好,爷收下了。”

两人相视一笑,温情脉脉。

很快,银子陆陆续续地都追讨回来了,有着康熙的强力支持,一切都很好办。

因着胤禩办事得力,康熙接连表扬他,屡屡在朝堂上夸赞胤禩能力出众。

帝王心思向来被底下人反复揣测,好在因着胤禩现在《玉牒》上生母位份改成了宣妃博尔济吉特氏,不然不知又会平添多少纠纷。

但是即便如此,胤禩感觉盯着荣郡王府的人越来越多了,平时做事愈发小心谨慎,并命人严密守护着郡王府,不让任何人有机可乘。

日子一天天飞快地过去,年关一过,转眼便是康熙四十四年了。

一年一度的年宴,即便娴玉怀着身孕,这个时候也不能矫情,一大早夫妻两便带着弘晏坐上马车进宫去了。

时候尚早,娴玉他们先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

这次胤禩追缴欠银能如此顺利,离不开太后的鼎力支持。

她老人家雷厉风行,压住了宗室福晋的怨言,反而劝导她们顾全大局,以大清利益为重。

这些年太后对他们算是关怀备至,屡屡照顾,人心都是肉长的,娴玉夫妻自然是对太后更加尊敬孝顺了。

到了宁寿宫,太后一瞧见娴玉,立即让她坐下,和蔼可亲地说道,“快别多礼了,你身子重,得好生养着。”

“谢太后厚爱,孙媳向您请安,祝您福寿康泰。”

“给老祖宗请安。”弘晏奶声奶气地说道,软萌软萌的,真是让太后看了就高兴。

“来,快过来老祖宗这,和老祖宗亲近亲近。”太后笑眯眯地看着弘晏,多么乖巧懂事的孩子啊!

“老祖宗,圆圆可想你了,等以后圆圆再大一点,进宫读书,可要经常到老祖宗这里开玩。”

“好。”

按照规矩,皇子皇孙年满六岁便可以到上书房就学了,学文识字,增添本领,同时也能和哥哥弟弟们增进感情。

胤禩走在最后面,这会子也进来了,行礼请安,在一旁落座了。

一旁的太后心腹洪嬷嬷端上奶茶,笑着说道,“太后可是盼着郡王一家子过来说说话,今日可是不让那些娘娘们打扰,就是怕人多生事,万一冲撞了福晋就不好。”

虽说娴玉娴玉怀孕已经差不多五个月了,过了头三个月的危险期,但是一日孩子没有生下来,便不能松懈大意。

“你待会先在哀家这里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虽说年宴上的膳食都是精致美味,但毕竟御膳房早早就准备好的,等上了桌,还要敬一番酒,吃的时候可能就有些冷了。

咱们都不要紧,只是你怀着孩子,凡事还是得小心再小心,可不能出半点差错。偏生你俩又是年轻夫妻,哀家难免多叮嘱几句,可别嫌哀家唠叨。”

娴玉不自觉地摸了摸腹部,眼里满是笑意,娇嗔道,“多亏有太后体贴,孙媳这心里头暖呼呼的。”

“只要你和孩子都好好的,哀家便心满意足了。”

说着,太后看向娴玉的肚子,颇有些疑惑,“是不是现在冬日天气寒冷,你这穿的衣服多了,所以看起来肚子比寻常怀孕五个月的妇人要大一些?”

“这…”

娴玉一脸不知情,“太后,您是知道,自从怀孕以来我这身子就不舒适,平日里胤禩万般谨慎,太医也是每隔一日就要过来请一次平安脉,并没有什么奇怪之处啊!”

“可能是哀家看错了,哀家也没有什么经验,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细心一点好。”

说着,太后便让洪嬷嬷去太医院请极其擅长这一方面的程太医过来瞧瞧。

胤禩也是坐立难安,他最近忙着追缴户部欠银,只记得每天关心娴玉吃的好不好,睡的香不香。

平日太医请平安脉也没说什么,这会子若真有什么事,他可是一点也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