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聘结束后,两家的婚约定在了来年的正月初十,因着今年的时间剩下不多,江家还要置办嫁妆,时间太赶定然来不及。魏家也是通情达理,与算命先生定了过年后的日子,倒也不算晚不算急,又是正月里最好的日子。
而在后头这些日子里,江与乐便也不能再出家门了,待嫁的姑娘都是要守在自个儿院子里头绣嫁衣的。只不过她却自觉得手艺不算好,所以就缝制了衣型,而后头的绣花还是交给了在这上头颇为拿手的
秦寡妇了。
但这事儿初时秦寡妇是不愿的,只怕因着自己是寡妇影响了大姑娘的运,毕竟这是大喜的事情,由她一个寡妇来绣嫁衣显然是极为不妥的,而魏弦又正好是武将,这事儿搁谁都是膈应的。但江与乐念她这几月来在铺子里颇为用心,而她亲手绣的衣裳卖的又是最好的,自然是不怕这些神神叨叨的说法。
这却让秦寡妇感动不已,在这嫁衣上头也用了十足的心思,用了最为复杂的双面绣,丝线用的也是御赐的金线,一针一线都是她揣摩好久绣上去的。
只不过姐妹俩得到太后夸赞这事儿属实是有些荒唐了,毕竟江承志不过是个四品知府,京中不知多少达官贵人,若单纯因着水患一事却也说不通了。江枕月也在这上头思索了好久,毕竟父亲除了当年科举时面圣过,这些年来都未曾进京,府城里传言父亲颇入圣眼一事更是不可能的了。
但太后的的确确夸赞了姐妹两人,甚至这些御赐之物还是锦衣卫亲自送来的。
江枕月想到这儿却挑了眉,前些日子因着忙乎大聘的事儿,却一直忘了这茬。明明除了圣上没人能指挥的了锦衣卫的人,那这太后的赏赐,恐怕和殷公要有关系了。
还记得那日魏弦被授五品将军后,紧接着太后的赏赐就到了家中。如今这般想来,这是殷公特地给姐姐求来的才是,若不然凭她和姐姐在水患里做的那些小事,又怎能入了太后的眼里。想来面冷心热的殷公就算不想与她们相认,也是在惦念着她们的。
不知殷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她还记得在旁人那里提起来都是让人胆寒的存在,可几次的接触下来,她总觉得殷公是好的呀。
小姑娘坐在书桌前想了一会儿也得不出个所以然,随后便开始准备秋闱要送给少年郎和赵家的礼品了。
北朝的秋闱是八月初八开始,此次准备礼品也是正好的。两人无论谁的学问,中个举子都是极为容易的。而赵雪无在前些日子也来了信,待赵青云中举以后,赵家便要启程去京城了,一则为了第二年的春闱做准备,二则是赵家的父母在蜀地政绩极好,已要调任工部尚书,正要启程赴任。
江家准备的礼品待秋闱结束后,便一同寄往京城即可。
如今家中事务江与乐也有意放权让妹妹去做,这些礼尚往来之事也都落在了江枕月身上,自然是要她多用些心思才好。
温家这头其实主要还是她私底下送上一份,父亲这头倒是不用,毕竟只是举人的功名。江枕月思来想去便用上了蟾宫折桂这个寓意,在库房里头找了块玉石打算让人雕刻成这般模样的,到时候交给驿站管事送给少年郎即可。
至于传信这事儿,上次水患两人在房里亲了许久后,小姑娘想起来难免还有些恼羞成怒,已经好几封信回的都是安好,没再些过什么孟浪的话了。少年郎那头好像也知晓自己惹恼了娇娇的小丫头,不由得还是亲手做了把长/枪,这才哄好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