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点头,表示同意。
我俩说说笑笑地上了出租车,现在还早,保忠的一个朋友刚开了家餐厅,我们可以先去那里喝点东西再去机场。
餐厅不大,保忠的朋友,矮小而和善,他的餐厅同时还经营一些家居用品,小小的店里摆满了蜡烛,香熏什么的。味道很浓。我们客套了几句,坐下来吃饭,同坐的还有保忠的几个朋友,都是紧身衣加肌肉的家伙,初次见面,大家都很关心我和保忠是怎么认识的。我说我们是同事,他是我们香港公司的内部审计师。我刚来的时候,他正好来这里做内审。而且是审我的项目。都是外面来的,一块工作,又总是一块出去吃饭,就成了朋友了。
那几个人听得有点意犹未尽,互相交换着眼神,意思是:“就这些?”。我看了看保忠,我倆笑了。他们明白我们的意思了:“对,就这些。”这以后的谈话就顺畅了,大家聊着天气,议论着最近的电影。象这一年里的每一次饭局。轻松,平淡,还有点心不在焉。
终于要走了,保忠出来送我,夜色下,他的眼里有点不舍,他伸出手,握住我的胳膊:“那你一路平安。”
我张开双臂,给了他一个拥抱。说道:“咱们以后上海见,常联系。”
餐厅在一条巷子里,我背着行李往外走,到了路口,回过头,保忠还站在那里,我挥了挥手,他也挥了挥手。
上了出租车,汽车沿着海岸往机场开,路灯之外,是一片刚刚填海的土地,黑乎乎的和海连在了一起,远处有油轮在深海上闪烁着灯光。司机是个华人,汽车里放着深夜的华语广播。我听着深夜里的老歌,想着保忠的眼睛,有点内疚。三年前,我也是他的年纪,我也爱着一个人,当他走的时候,我也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第二十二章
北京冬天的早晨总有一股特别的味道,天还没亮,因为雾气,灯光并不能远照,远方的汽车脱着长音,一阵接着一阵,呼啸在夜色里。远远地传过来,又继续远远地传出去。全是赶路的人。
出租车在高速路上坏了,我们把车推到路边等待救援。司机有点过意不去,要我再拦辆车。因为我穿着单衣,司机帮我在外面拦车。很久都没有车停下。我告诉司机算了,一起等救援吧。
没了动力,车里的温度很快就没了。我打听着北京最近的新闻,司机是个老实而沉默的人,一会儿就无话可说了。
远方隐隐已经有了天光,公路上的汽车闪着大灯呼啸而过。我把车窗摇下来,寒冷的空气一下子冲了进来,一直到鼻腔里,辛辣的,冬天的味道啊。这一刻,几乎忍不住,忍不住要放纵自己,放纵地感伤一下所有和这味道有关的记忆。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老廖到一家代表处上班了。我知道这不是他喜欢的工作。老廖以前是做市场的,只和分销商打交道,但是在这个代表处里基本上是要直接面对最终客户的。差别挺大。我自己也还没脱了菜鸟的绒毛,生意上的事儿完全没有经验,帮不上他。
老廖是个踏实的人,尽量努力去做。不巧的是他碰到了一个刻薄的老板。至少他这么认为。首代是公司里老资格的香港人,我去他公司的时候见过,看起来是相当快也相当冷酷的一个人,老廖没有经过他,是首代的老板亲自招来的,总之老廖和老板有很多摩擦,他认为老板是个心胸狭隘的人。存心在排挤他。老实讲,我一直心里有点怀疑,我的理解是在公司混,什么人都得对付,干好活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是起码的政治智慧也不可少,否则,要想混得好,相当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