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
“要不说我能一口应下见见呢,是当初咱家卖野猪肉那庄子。”
这个人选让小稻有些意外:“庄头家的闺女?”
可白玉兰翻了个白眼道:“什么庄头,是庄主家的四闺女。那一大片地全是那家的。咱家当初为卖野猪肉那俩钱,还要对带人干活的庄头点头哈腰呢,更不用说庄主,咱那时候都见不着面。可现在要和咱家柱子结亲了,多好的条件,是吧?我特意问过,还是正儿八经媳妇生的闺女,不是那乱七八糟的女人生的。”
这个嫡庶之分,她懂。
白玉兰说到这里,也感慨道:“说起这事儿,才发现一晃变化真快。我也没想到,眼下能提亲到咱家二柱子头上的,都得是庄主家的闺女。那媒婆可会说话,说不是这种极好条件的,她都不好意思来。”
那位媒婆还埋怨她:“你家女孩子生少了,怎么就没有一个待嫁的呢,你家孙子辈的还太小啦。”满是遗憾的语气。
白玉兰和大闺女撇嘴笑道:
“等到那媒婆走了,你爹都憋不住乐了。
你爹说,这人活着啊,就会活久见。
以前总听别人嘲笑咱家闺女生一窝,相当于耗子生一窝,全是喂猫的货。那意思,你们姐妹几个嫁的不咋滴,我们老两口将来指望不上呗。
结果现在调转风向,没想到半辈子过去,竟然有人会真心埋怨咱家女孩生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