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出头

还有人出手大方,扔了一个碎银,“来把菘菜,多给的不用找了。”

陈冬梅在旁边的摊子看着好生羡慕,她啧啧称奇,“甘棠姐,这搁平时,要卖一天呢,你孙女来了,还不到半小时就卖完了啊。”

陈冬梅心生一计,对她说:“不如,把你漂亮孙女借我用用,我这肉今日再卖不出去,就要臭了。”

沈甘棠正要拒绝,谁知兰言诗却答应了。

“好啊。”昨天她吃了人家赠的肉,今日就还了这份恩情。“不过我不会卖肉,别人买不买,我不能保证的啊。”

“来来来。”陈冬梅笑眯眯地搂着人把她拐进了肉铺,又对沈甘棠说:“甘棠姐,进来坐一会,我给您沏茶喝。”

碧溪县盛产茶叶,这里的水质好,普通人家都用山泉水冲茶。

兰言诗刚拿起一杯茶,水还没送到嘴边,生意就来了。

“大妹子,这猪蹄子怎么卖?”

兰言诗怎么知道。

这时陈冬梅热情地迎了上来:“一两一个猪蹄子,多买多送啊。”

“四个都要了。”

“老板娘,我还是头一次见这个妹子。”

“我的远方侄女,呵呵,漂亮吧。”陈冬梅很擅长和人打交道:“不过你别想了,人家轮不到你。”

“我就看看不行吗?”

托兰言诗这块“漂亮招牌”,肉铺没半个时辰也收工了。

陈冬梅热情地邀请她们三人一起吃午膳。

沈甘棠也没拒绝。

这顿午膳,兰言诗吃到了碧溪县的特产河虾,松柚熏腊肉,简单一餐,却让她觉得格外好吃。大概是因为今日走了两个时辰的缘故。

“对了,甘棠姐,我接了一个大单子,凉州那边要买我的熏腊肉,我把你的菜干和腌菜也一起卖了,后天就出发,你跟我一起吗?”

“你啊。”沈甘棠对兰言诗解释道:“这些年,你冬梅婶子没少帮衬我的生意,有什么活都捎上我一份儿,就连我卖菜的空地,都是她家的。”

兰言诗立刻联想到,是否前世也是如此,这个婶子去了凉州,遇到了天灾,没回来,所以祖母才会闷闷不乐,一年后积郁而终。

“我就不去了,太远了,我不想离开这里。”

陈冬梅猜到了她的答案,也没多劝。

兰言诗忽然开口道:“祖母,我和冬梅婶一起去行吗?”

沈甘棠以为她这是小孩子心性,想去凑热闹。

但是看见自家孙女如今出落的亭亭玉立,她……不放心。

兰言诗猜到了她的想法,凑到她耳边说:“我母亲派了一百个暗卫跟着呢。”

“我怎么没看见?”

“我让他们都穿着寻常老百姓的衣裳隐蔽着呢。”

陈冬梅也仗义开口:“甘棠姐,你放心吧,我看着呢。”

于是,后日。

县城门口,陈冬梅和戴着帷帽的兰言诗出发,共同前往凉州。

沈甘棠站在城门内目送她们远去,想到了孙女的乖巧懂事,她的心中隐隐不安,但最终收回了担忧的目光,孤身回家。

-

到达凉州已是三天后了。

城内比起碧溪县,简直热闹非凡,兰言诗进城的时候,还看见了有许多人手中提着鸟笼,不过里头装着的却是鸡,这些公鸡鸡毛鲜亮光泽,雄赳赳气昂昂的,挺着胸脯,斗志昂扬。

一想到这些人,即将遇到一场难逃生天的大灾,她心情低沉复杂。

她们找了三家客栈,才找到了两件小房间。

简单地安置好行囊后,陈冬梅去交货了。

兰言诗则在客栈休息,一觉睡醒,准备等陈冬梅一起吃晚膳,但人迟迟不归,她带上蜜心,出门找人。

一路询问,找到了陈冬梅说的那家食肆,看到了她不顾形象地坐在了门口,身旁放着她的两箱货物。

“冬梅婶,您这是怎么了?”

陈冬梅看见兰言诗,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裙上的尘土,对她说:“他们要砍老娘的价,只结一半的款,否则就不要,老娘当然不同意。”

陈冬梅照顾她像照顾亲女儿一样,一路嘘寒问暖的,而且,从言行之间,她知道了这婶子并不知晓自己一家的身份,只知他们一家住在洛阳,父亲是个小官。

兰言诗认为这份关怀值得她的维护。

“我去跟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