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晒盐法问世

回到县衙的贾琮召集众人开会,商议晒盐一事。

从蒸发池到结晶池,按照比例投入人手;如果南湾村晒盐成功,要大力推广到全县。还要和县里的富商、乡绅打好交道。

贾琮一面吩咐县衙一干人等做事,一面写信给贾珩。等海水晒盐法轰动天下,延固县就是第一产盐地。他不趁着式微时添上一笔,显得无畏无私两袖清风,未必是件好事。再说,白给的钱谁不要,这可是合理合法的!

被贾琮亲自带在身边的,主簿、两个书吏员、五个衙役。书吏员记录、衙役跟在身边保护。主簿,则是贾琮的心腹,等他教会了人们,留他在这监工,防止消息泄露。

带领全村人民挖晒盐池和结晶池。找了一处气温高、光照充足地势平坦的地方大大小小挖了十个池子,引入海水到晒盐池等待蒸发后再引到结晶池。

十二三天后贾珩风尘仆仆赶到延固,正和贾琮两个寒暄。有一个衙役过来报信,笑容满面地回禀:“大人,今儿一早发现结晶池里有了盐粒,主簿命小的回来禀报您一声。”

和贾琮的预计成盐时间没差几日,正好贾珩今日也到了,他们先去现场一趟再做打算,遂邀请贾珩一起去往南湾村。

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炎炎夏日,贾琮来到这儿两个多月皮肤都黑了一个度。和贾珩记忆里的白面郎君出入很大。待到了晒盐地,看到一个个皮肤黝黑的村民,他对岭南的高温又有了新得认识。

一众人在海边检查新晒成的海盐,又对两个池子进行更规范的改造,忙忙碌碌回到县衙已是天黑。初步看来这种晒盐法已经成功,贾琮不是张狂之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需在南湾村再实验一二次。

初见成效后写奏折给皇帝也不迟。到了六月荔枝成熟时节,贾琮才写好奏折,由驿站送往京城。

岭南的荔枝成熟后味香美,贾琮自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怎么吃过荔枝,这次守着延固的荔枝吃个够。

嘴里长泡、牙龈上火的贾琮左找右找白羽找不见,随手找来一个衙役,给他银子去买硝石。

等白羽回到县衙就看到他家三爷在玩水。急急忙忙上前拉住贾琮:“前儿让您不要多吃荔枝您不听,现下上火了也不能玩水啊。”把贾琮拉起,找布子给他擦手。

又絮絮叨叨关心贾琮:“出京时老太太和张姨娘对我是千叮咛万嘱咐,千万要关照好您的身体。别看现在天气炎热,一不小心受了寒可吃不消的。”

“这都是哪和哪的事,我这是在用硝石制冰。咱们在这抱着荔枝树吃个没完,家里的老祖宗,太太和姨娘却没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