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雨声淅沥,气氛沉闷,不闻人语。
过了大片刻,郑常侍继续道:“卑职老了,多唠叨了几句,还望林大将军勿怪。”
“卑职说这些,还是为告诉将军两件事。”
“在陛下年少时,曾遭遇一次毒杀。虽然凶手未能得逞,当时情况仍十分危急。公主为了幼帝,请玄门高士为他炼制了一颗丹药。此药的药材极为难得,公主费了大力,只得这么一颗。”
“陛下服用此药后,虽不说百毒不侵,但寻常毒药,再难以取他性命。”
“不过,”郑常侍又一叹,“也正因如此,这些年来,陛下自己和我们这些宫人,都过于大意,疏于防范,以至发生后面的祸端。”
林策安静听他说了大半天,冷声询问:“宣武驾崩一事,究竟有何内情?”
“将军想必听说过,陛下驾崩前,曾感染一场风寒。其实,陛下未曾感染风寒,这一切,都是他,下令我们这些宫人,故意散播的谎言。”
孙有德惊诧:“陛下此举为何意?”
“卑职不清楚将军知不知情,卑职在这里斗胆多说几句,这些年,陛下在京城,没有一刻不思念将军。”
郑常侍无奈:“陛下身强体健,没染过什么病。可要说,陛下确实病入膏肓。”
相思成殇。
“陛下每隔半月,便给将军休书一封,希望将军能回京城。四年来,从未间断。”
只可惜,北境尚未完全安定,仍旧需要林策亲自驻守,威慑北燕。
那片坟冢,也未长出碧草繁花。
“两年前的那一日,陛下终是难忍相思之苦,于是,他决定,前往朔方,见将军一面。”
孙有德:“宣武陛下万金之躯,怎能轻易离开京州?!”
天子远行,护卫和仪仗都事关重大,即便微服,也得惊动不少人。
而且天子离京,朝廷政务需交由左右二相代管。
总之帝王一动,半个皇城都要为其进行各种准备。
可文武百官,从未得到一点风声。
“陛下深知自己离宫,会闹得满城风雨,而且,他没有正当的理由前往朔方。”郑常侍苦笑,“所以,他谎称感染风寒,打算半月,甚至一月都不上朝。”
“他也清楚自己的任性举动,必会引来林大将军的责骂。因此除了我们几个服侍他的老臣,这件事,没有任何人知晓。”
“陛下打算偷偷离宫,前往朔方,给林大将军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惊吓还差不多。
以林策的脾气,得知周宁如此任性妄为,确实会将他大骂一通。
可他此时半垂眼眸,缄默不语。
反而孙有德忍不住问:“那宫里?”
“陛下谎称感染风寒,自己偷偷离京,然后找一个亲信冒充他,待在寝宫不出来。”
“我等出入寝宫的臣子,帮陛下一起圆这个谎,别说外臣,不在寝宫中伺候的心腹,都不可能知道,在寝宫中卧床养病的,根本不是陛下本人。”
孙有德:“可陛下为何又突然……”
“因为出个一场极大的意外。”郑常侍满脸无奈,“卑职方才说过,陛下年幼时,服用过公主给他的救命丹药,寻常毒药对他无效。况且陛下无论在朝堂还是民间,都深受爱戴,所有人都认为,没人会想要犯上弑君。”
“因此正德宫的人,对御膳的检验,向来马虎草率。”
“这么些年,从未出过事,宫人都有些疏忽大意。”
而意外,就在此时发生。
“陛下是在夜晚偷偷出宫的。在进行这个计划之时,他已找好另一心腹内侍,谎称养病,待在寝宫冒
充他。”
“谁也没想到,陛下出宫的第二日,冒充陛下的替身,就死在了寝宫里。”
死于某种鸩毒。
“未能从陛下的御膳中检查出毒药,是卑职的失职。”郑常侍黯然道,“事发突然,我们全都慌了神。”
“陛下悄悄出宫,此时正在去往朔北的路上,而假冒他的内侍被人毒害,凶手未明。”
“于是卑职胆大妄为,替暂时无法联系上的陛下,出了一个主意。”
林策:“宣布宣武驾崩的讣告?”
“是。”郑常侍点头,“陛下不在宫中,可这次阴谋,是针对他的。”
“于是卑职和太医,亲卫统领等知情人,又联合起来,撒了第二个谎。”
他们谎称宣武帝驾崩,将死去的内侍迅速入殓,封入棺椁,然后才对外公布宣武帝病逝的讣告。
就连住在京郊行宫的董太后,也未能亲眼见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入棺。
“卑职此举,原本是打算,引出下毒的凶手,等陛下从朔北归来,再朝群臣解释真相。”
“谁料,又一变故发生。”郑常侍矍铄的双目霎时微红,“护卫陛下前往朔北的亲卫,向皇城传来一封密函,宣武陛下在途中,忽然昏迷不醒。”
“其实我们早该想到,前一日,陛下和准备冒充他的那名心腹内侍都在正德宫里,他们同席而食,吃下的,是同一份混入毒药的饭菜。”
内侍被毒死,宣武帝因为少时服用过抗毒的丹药,并未死亡,却不知为何,陷入昏迷。
郑常侍悲哀默叹:“从御膳中,被人参入毒药的那一刻,所有事情,就已经脱离了我们的掌控。”
“是卑职无能。”
假冒周宁的内侍死亡,真正的周宁在宫外,也处于及其不妙的境地。
郑常侍等人对外公布的假讣告,居然在一天之后成了真。
“此时,又一桩难事摆在卑职面前。陛下偷偷出宫,我们帮他隐瞒,而后将死去的内侍说成是他,入殓封棺。”
“倘若真相被外人知晓,我们死罪难逃。”
要是周宁平安无事,一切好说。郑常侍等人谎称天子驾崩,是为引出妄图犯上弑君的凶手,等周宁回京,最多挨一顿责罚,轻拿轻放,此事就此作罢。
可周宁也中了毒,生死难料。
“卑职一家,只我一人,一条命,也就罢了。”郑常侍感慨,“可其他几人,上有高堂,下有儿孙,族中人丁众多。”
“被人知道事情真相,不仅他们自身,族人也会被一同牵连。”
“卑职实是不愿见到这样的情况,于是我们,又撒了第三个谎。”
已经骑虎难下,只能假戏真做。
“我们在当时,没能将真相说出。董太后一回宫,立刻说服公卿,放出了淮王。恭王,吴王,广湘王也觊觎起了帝位,蠢蠢欲动。”
“我们错过了时机,而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将真相公诸于世。”
周宁虽尚在人世,却昏迷不醒。周家子嗣,已经开始了腥风血雨的帝位争夺。
“那么,宣武呢?”林策嗓音带着几分低沉飘忽,“他后来怎么样?”
是死是活?
“你们打开他陵寝的大门,让人发现棺椁中的尸骨,是想告诉天下人,两年前的真相?”
他们一直未能有机会说出口的真相。
“陛下他,”郑常侍正颜厉色看向林策,“还活着。”
“因为毒药的关系,他一直昏迷,但他心脏还在跳动,血液仍在流淌。”
“虽然昏迷不醒,但他确确实实还活着。”
“而且虽已过了两年,他看起来仍和常人无异,仿佛只是安寝一般。”
“处理完假陛下的后事,我们这几个知情人,表面上离开皇城告老还乡,实则全部去往陛下所在。我们将陛下安置在一秘密场所,等待他的醒来。”
孙有德大喜过望,迫不及待道:“请郑大人立刻带我们前往宣武陛下所在之处!”
“我们将陛下接回宫中,请来名医诊治,陛下一定能早日醒来!”
郑常侍嘴唇紧抿,神色紧张又郑重,沉默不语端量林策。
他紧盯了好一会,才略微颤声说出话来:“将军。卑职可以信任将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