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汤

三太太早早守了寡,膝下无子,老侯爷做主,替她认下个嗣子过来。这两年,嗣子将要弱冠,往军营打拼打算有一番建树。三太太觉着府上清冷,便往明月庵中陪太妃去了。

明月庵本就是太妃替战亡将士的孀妇们建的,收养了好些与三太太一样命途的人。三太太在庵堂里替三老爷设了间灵堂,日夜相伴,也算白首。

明月庵坐落闹市,闹中取静的一块儿小地方,方便孀妇们做些手活儿的小生意。落马石修在门前,明歌带着侯府的人来的时候,文思月正在来来回回踱着步子。

“怎么了?出事儿了?”明歌看了看庵堂里头。

门是虚掩着的,这也不怪。庵堂是清修的地方,平素门都是要合上的。只是里头人影攒动,今儿好似并不冷清。不稍仔细看,也能辨认得出几个穿青色的官衣帽的男子。

文思月拉低了声线,“官府来人了。”

“是来拿那安氏的?”明歌猜着。

文思月摇头。“今儿是户部来人了。你家那位,还有长宁郡主。一道儿来替朝廷慰问孀妇。”

文思月也不与明歌藏着,两人有什么话,都是直说的。

“是这样啊。”明歌面上波澜不惊,动作不紧不慢,招呼着身后的家丁抬着两只大桶往庵堂里去。“那我们也凑个热闹,给太太们送酸梅汤祛暑。”

文思月也是顿了顿,方能跟上自己这手帕交的反应。“你一点儿也不吃味儿啊?”

明歌笑笑:“吃什么不好啊?”

庵堂不过个二进的院子。前头是供奉佛像,叫百姓添香火的地方。后头便是众姑子与孀妇生活与修行的院子。

明歌带着人进来的时候,前院儿里已塞满了人。都是穿青色衣袍,戴襆头踏官靴的。一行往院儿里搬送杂粮与药材;一行侍奉着从外头喊来的素菜席面儿,院落里摆了三五桌。

太妃娘娘也被扰动了,正立在台阶上,与长宁郡主说话。陆恒跟着一旁陪着。

明歌瞥见了人,也先作没见着。叫着侯府的家丁挑着桶子送去屋檐下,才拉着文思月上前与太妃娘娘福了礼数。

“本是府上老太太唤我来,给三太太送酸梅汤的。这日子暑气重,老太太又嘱咐着多做一些,叫您和太太姑子们都尝尝。”

太妃娘娘修佛多年了,早是清冷的性子,一双目光在明歌身上打量过,语气温和道。“你家老太太有心。你也有心了。这外头有男丁不方便,她们都还在后头呢。”

明歌垂着眸色,笑着答话,“那,我与思月叫几个年长的姑子来,先将酸梅汤抬进去给姑子们尝尝。里头是放了冰块儿的,才是爽口,若放久了,口味儿便不如现下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