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不是没有关心过,也只是每日过来略坐一坐便回去处理政务了,小王爷也只是隔三差五的由人领着来看一看。

妃嫔命妇们也都过来请安,也不过是隔着帘子在外面跪着拜一拜罢了。

太后病好后便不像以前一样理事了,只每日乐呵呵的养鸟养花,不管朝堂上的还是后宫里的事她都不像以前一样那般上心。

太后对我也比以前好了许多,往日里愿意对我稍加辞色也不过是我替她办事的缘故。

如今便不同了,她贵为太后,病榻前衣不解带亲侍汤药的不是她为之筹谋半生的皇帝,也不是她日日挂在心上的小王爷。

反而是我,这个她最看不上的儿媳妇对她尽孝,如今每每见我去了都是乐呵呵的叫我,子润啊,子润啊……

有时候看着逐渐苍老的太后,我有时候会想起我的爹娘。

即便家族没落,我爹依然读书用功,后来凭自己的努力在朝中做了官。

是连续十多年的科举考试的考官,他为官清正,从不吝啬对贫寒学子们教导指正。

他对儿女慈爱,亲自教导我和姐姐的功课。

我的嫡姐苏子春,是我见过在读书上最有天分的人,大笔一挥便是一篇锦绣文章,明明是一个女子,策论写的比我爹的那些门生还要好。

我便不同了,字写的不好不说,连基本的四书五经都不会背,更别提写策论了。

我爹看我读不好书,便教我琴棋书画。

奈何我少时顽劣,仗着他的宠爱从不曾好好学习,我那时从不为以后打算,唯一爱的便是些志怪小说,野史风谈,我爹见此便亲为我讲解史书。

他说,史书需要有人引导才能看明白,女子读史亦可明是非,正自身。

我一直记得他的话,所以直到如今,我屋里都摆着他给我讲过的史书,每次累极的时候我便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