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季节已经进入五月中下旬,天气虽然还不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也已经是热的够呛了!尤其是中午的时候。
割麦子的时候,人弓着腰在田里一干一天,都顾不上喘口气。连吃饭什么的都是专人送到地里。
女人们跟着男人一样在田里干大半天后,中途还要回家做饭,等男人吃完自己还要打扫做家务。懒一些的,也不过是把家务推到晚上做,还得下田接着干!
一天下来,感觉那腰都僵直得伸不开!
早上还好,比较凉爽,九点之后气温一点点升高,那个难熬!汗水顺着脸往下淌的跟小溪似的,都来不及擦。
中午最热的时候,都能看见野地里被太阳晒得蒸发的水汽,在空气中扭曲蒸腾的样子。
人们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去干活儿,趁着凉快割麦子。
割一上午,麦子也摊在地里晒水汽。
为了抢收,就是最热的午后,人们也只是吃完午饭短暂休息一下,然后紧着把地里的麦子用人力车拉回家。
到家把麦子堆成垛,先用塑料布盖好。
为什么要在午后最热的时候捆麦子?就是趁着晒了大半上午的麦子这会儿水汽最少。
抱一怀被太阳晒得热烘烘的麦子不算什么,难受的是麦芒刺得人浑身发痒还不能挠,一挠一道红印子。
被汗水一浸,那感觉真是酸爽!
这样忙一天下来,晚上有时候人累的都顾不上洗漱,直接倒头就睡。
第二天早早爬起来接着忙碌。又是一天周而复始的劳累。
这样几天紧迫劳碌下来,等麦子都割完拉回家垛好人们才能喘口气,不那么着急了!不然年成不好赶上连阴雨,麦粒能在麦秆上发芽!
发了芽的麦子粮站是不会收的,交公粮不成那只能留给自己吃了!
只是这种发了芽的麦子,磨了粉不论是做馒头还是面条,都无法和正常面粉比。
小麦发了芽之后淀粉和蛋白发生水解,导致面粉发粘、面筋值下降。
做馒头的时候面粉不好发酵,而且一出锅就踏了,成了一个死面坨坨。吃起来口感更是不好,像是欠把火没有蒸熟一样,还有点粘牙。
面条则无法成形,勉强弄了一煮就成糊。
所以每年夏收的时候,农人都祈祷千万不要赶上连阴雨,不然这一季的收成就基本砸在地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