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燕国的使臣中,要属梁王和重奕的身份最高,其次是楚国襄王和陈国的南阳郡王。
梁王虽然还是西梁之主,却早就与赵国达成默契。
到达燕国后,万事皆以重奕为先,就差写个大大的‘赵’字贴在胸口。
楚国与赵国已经达成联盟十余年,双方各有得利,关系越来越亲密。
襄王虽然贵为王爷,但也仅仅是个王爷。
重奕却是赵国太子,未来的赵皇。
众人相交时,襄王对梁王都多有退让,自然不会再去与重奕争锋,给自己找不自在。
孝帝寿辰当天,梁王与襄王特意先赶来赵国使臣落脚的地方,然后与重奕和宋佩瑜共同赶往举行寿宴的宫殿。
一行人进入宫殿后,立刻有穿着三品太监官服的内监迎上来,分别给重奕、梁王和襄王指了三个不同的位置。
宋佩瑜顺着太监指着的位置看过去,除了赵国使臣的位置在前,梁王和襄王的位置都在后面,甚至还不如兖州使臣和青州使臣的位置。
梁王和襄王脸上纷纷露出不快,却没马上发作,而是看向重奕。
“你们与我同坐,让平彰去后面。”
重奕脚步不停,径直走向孝帝左下方第一个席位,他的对面就是陈国南阳郡王的席位。
再往下数,才是燕国宗室和重臣,其中还掺杂着青州使臣、兖州使臣、梁王和襄王的席位。
梁王和襄王懒得理会作势要拦的太监,跟在重奕身后往前走,丝毫不在意他们与重奕坐在一起就没有办法做主位,只能坐在从位。
梁王和襄王带来的人则自觉的跟在平彰身后,去找梁王和襄王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