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一脚踹飞了波南,他手上的1/3并没有涉及“折叠法”,自然也就没那么快想到答案。
他拿过周小林的那1/3本密码新解,翻到“折叠法” 那一页,例子十分简单,选用的正是《自然的纹理》的一段话:
“将知识填充入大脑的过程能让人感受到经久不息的欢愉………这驱使着每个生物不停寻求自身,探知未来,改变世界。”
而下方则是一串数字,分别代表第几句话的第几个字母。
将那几个字符挑出来,重新组合,能得到一句话:
“知识,您是我的神,请允许我朝您跪拜。”
这,这语气,怎么和那位图书管理员那么相似。可是著作者i和图书管理员i应该不是一个人啊。
那种莫名的不安再次自渝州心中冉冉升起,难道…
※※※※※※※※※※※※※※※※※※※※
放在作话中解释:
crib”的原意是指考试作弊时的夹带,在密码学表示一段未加密的文字或字符串。
在二战时被广泛应用于“隐谜”密码机的破译。
有时,由于种种原因,德国人会把同样的电文内容用新旧两种参数加密各发送一遍;这时就有可能利用旧参数加密发送的电文作为crib来破解新参数的密文了。这种crib在布雷契莱庄园被叫做“接吻”(Kiss)。
为了获得所需要的crib,英国会刻意制造一些事件,引发德军在来往电文中使用某些词。如故意在某一地区布雷,当地的德军就会立即向上级报告,请求派工兵来扫雷。这样,在来往电文中一定会包含“地雷”这个词。这种获取crib的方法在布雷契莱庄园被称为“种花”(Gardening),英国人对此屡试不爽。
………
crib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