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富贵慢慢的,一摊摊走过,笑眯眯地问问价钱,问问货,偶尔买上一两件粗糙的小玩意,心里琢磨着介入的时机。
猢狲带着几个兄弟远远跟着,被太阳晒得头晕眼花、口干舌燥,又不敢上前打扰老大,那甚甚……市场调研!只得强打精神瞪眼四顾,以防不长眼的混混招惹看上去很好欺负的老大。
不是他说,来京城这几个月,地面上乱糟糟的,人混眼杂,心浮气燥的,什么都得小心。哪像他们当年在县里在省城那个威风,谁人不识曹大佬?
正看着,他眼睛一亮,提声喊道:“哥,前头有摊茶水铺,咱们去喝点茶休息休息?”
第107章 殷三
“青年茶社?大碗茶……嘿,有意思。”曹富贵念着前头茶铺挂在半空的招旗, 颇为玩味地一笑, “走, 瞧瞧去!”
说是茶社, 其实就是一个地摊,几个年轻人拎着几把大茶壶,正为往来的游客们倒茶水, 旁边放了一口大缸, 缸边还放着一摞大碗。招旗上写着斗大的字——“大碗茶”,下方是小一号的字体“两分一碗”。
摆茶摊的几个年轻人虽然招呼着客人,热情地斟茶倒水,脸上却都有些掩不住的不自在,只有一位二十多的青年,似乎是领头的, 带着股豁出去的劲, 扯开嗓门在吼:“大碗茶!两分一碗,消渴生津。您来一碗?”
看到曹富贵带着几个人高马大、明显不是正经人的小弟上前, 这位茶倌一楞,有点紧张:“您, 呃, 几位来碗茶?”
“一人一碗。”曹老大一甩头,猢狲立马递上一毛钱。
几个年轻人犹豫地看了眼茶倌, 还是上前给斟满茶水, 收了钱, 然后飞快地走开。
“不错,挺解渴。”曹富贵一笑起来那叫一个人畜无害,良善可亲。
他喝了一口浅褐色的大碗茶,赞了一句,几个年轻人顿时松出口大气来。
猢狲几个哪里会管别人的脸色,拿起茶水就是一通牛饮。
“掌柜的,贵姓啊!”曹富贵慢慢啜着茶水,悠悠地问。
“免贵姓伊。同志,您可真逗,我们这是街道办的茶社,都是集体资产,哪来的什么掌柜?”
那位领头的茶倌乐了,跟笑眯眯的曹老大你一言我一语地侃起了这茶铺的来龙去脉。
这些年轻人都是知青,好不容易回了京城,却发现城里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岗位,可以容纳他们这些历经艰辛回家的年轻人,他们也成为了京城几万待业青年中毫不起眼的一滴水沫子。
知青大都是二十大几快三十的人,又怎么甘心窝在家里没事干,只能靠亲人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