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深渊回响与希望微光

处理掉机器人残骸,仔细清除掉它可能遗留的所有能量痕迹后,林野的心并未放松,反而更加沉重。“普罗米修斯之手”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毒蛇,虽然暂时被打断了信使,但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们激进的技术路线和对“裁决之钥”的明确意图,让林野感受到了与面对陈默时截然不同,却同样致命的危险。

时间变得更加宝贵。外部有苏晓他们冒着风险奔走,暗处有陈默和“普罗米修斯之手”虎视眈眈,头顶还有“观察者”冰冷的注视。他不能再满足于在信标信息库的外围拾取零碎的知识了。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更需要……打破“锚定”僵局的可能。

他的目光,一次次地掠过信标几何体上,那个被小雅指出的、散发着不祥与诱惑的黑暗区域。

那里“藏着星星”。小雅是这么说的。

那里是“秩序基石”封印的核心接口,还是“织忆者”留下的最终后手?亦或是……两者皆是?

每一次靠近感知,那黑暗中蕴含的、冰冷到极致却又仿佛蕴含着创世与灭世两种极端可能的磅礴力量,都让林野的灵魂为之战栗。那是远超他目前层次所能理解和控制的力量。强行触碰,后果不堪设想。

但坐以待毙,同样不是他的风格。

他决定,不直接冲击黑暗区域本身,而是采用一种更迂回、更谨慎的策略——尝试解析和模仿其外围的能量波动特征。

既然小雅的直觉能引导他找到信息库中的“缝隙”,那么,通过对这最高级别封锁区域的能量特征进行逆向工程,或许能让他对信标的底层规则,对“秩序”力量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知。这就像虽然无法打开保险库,但通过研究保险库大门的结构、材质和锁具原理,也能获得宝贵的知识,甚至可能找到制作钥匙的线索。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危险的想法。解析这种层级的能量,无异于凡人试图理解神明的思维。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那冰冷的秩序逻辑同化,或者引动封印反噬,精神湮灭。

但他别无选择。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野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这项近乎疯狂的研究中。他不再去触碰信息库的其他部分,而是将全部心神都集中在那片黑暗区域的外围。

他像一个最耐心的考古学家,用精神力化作最精细的探针,一点一点地扫描、记录、分析着黑暗区域边缘那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能量辐射。他记录下每一种波动频率,每一种能量粒子排列的倾向,每一种与信标主体能量网络交互时产生的细微涟漪。

这个过程枯燥、缓慢,且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精神压力。那冰冷的秩序波动如同无形的冰锥,持续不断地侵蚀着他的意识,试图将他的思维也纳入那绝对理性的框架。他必须时刻紧守心神,反复回忆那些属于“林野”的、充满了情感与不确定性的记忆,以此来对抗同化。

小雅似乎也感受到了林野正在进行的危险尝试。她不再玩沙子,而是抱着玩偶,安静地坐在林野身边,空灵的哼唱几乎不间断。那歌声仿佛一道温暖的屏障,帮助林野在秩序的寒潮中维持着自我意识的温度。

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几天下来,他收集了海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如同天书,他完全无法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意义。那是一种超越了当前人类认知范畴的规则体现。

直到第三天深夜,在一次几乎要因为精神透支而放弃的解析过程中,他的意识无意间捕捉到了一段极其特殊、转瞬即逝的波动序列。

那段序列并非纯粹的冰冷秩序,而是在那绝对的理性框架下,隐藏着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程序错误般的“冗余”或者说“弹性”?就像一段完美冰冷的代码中,偶然出现的一个不影响运行、但却不符合最优逻辑的、带着某种“随意性”的注释。

这丝“弹性”的感觉,与信标信息库中那些被小雅标记为“跳跳的”、“痒痒的”节点,有着某种奇妙的相似性!只是更加隐晦,更加……高级!

林野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这丝“弹性”波动上。他调动起之前从那些小节点中学到的所有关于能量微操和共鸣引导的技巧,小心翼翼地尝试去模仿、去放大这丝“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