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早年承兴帝起用了不少“乡下诸葛”,上来就给不小的官职和大笔的赏赐,譬如如今的右相李凭瑞,□□年前尚且是个被南晋的乱局逼至边关隐居的山野书生,其子初到京城时受人欺辱,是杨府公子书秀伸出援手,乃至后来皇帝亲口褒奖杨公子,提携其父杨知行大人为近臣,此后杨大人一直受李相扶持,在朝中颇有实权。

本来一切算是顺遂,谁知道这时家中老母病逝,杨大人需守孝三年,吏部尚书职位重,等不得他,便换了人顶上。

褚琰入住王府后,再来往东宫学习便不方便了,于是承兴帝便想起了闲在家中的杨知行,让他过来做褚琰的老师。

别看杨大人一副笑模样,罚起人来可丝毫不手软,他倒是也不严厉,说着让你“抄书十遍”就跟说着玩似的,但是杨大人不管,褚琰却是管的。

柳岐连忙让戏班子停下来,扯出一个勉勉强强的笑,听杨知行一边“臣也不想多说”,一边“臣不得不说”……

幸好有人来报褚琰回来了,杨大人这才撇下柳岐去了前厅。

前脚杨大人一走,后脚管家便拿着账簿和名簿来找柳岐:“王爷特地交代老奴,等王妃有空闲时,再把府内事物拿来给您过目。”

柳岐瞪大了眼睛:“我好不容易休沐……”

管家陈肃轻咳一声,硬着头皮道:“正是因您休息,才有空打理内务……”

说着又为难地看了裘自华一眼,裘自华嘴角一抽,也不好意思再留下去,只好告辞。

管家还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唐嬷嬷,唐嬷嬷是王爷的乳娘,安王当年遭挟持,身边伺候的人都被发落,唐嬷嬷因是乳娘,被皇后保了下来,送到娘家。

柳岐身边陪嫁的只有两个小厮和两个侍卫,倒不是柳家刻意亏待他,而是本朝历来王妃陪嫁的仆从都是这个规格,当然,别的王妃还会有贴身丫鬟,但柳岐一个男子,总不好配丫鬟伺候。

可以说柳岐身边没什么能担事的,于是褚琰就把唐嬷嬷派到了西正院。

王爷乳娘亲自来照顾王妃本应是荣宠的,柳岐却觉得唐嬷嬷是奉命来监督自己的,对她有些小小的惧畏,因此只能耐着性子听管家说府上的事。

府里有两个管家,大管家陈肃也是皇后母家培养出来的,而且是靳老太君亲自点的。

沛国公府靳氏,两朝从龙之功,荣宠数十载而不衰。靳老太君便是褚琰的外祖母,是他那浑噩幼年里唯一算得上还把他放在心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