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这些可大大小小好几十样东西呢,等您全做出来,花铺也差不多开业了,我们用盈利的钱再开一个木具铺子,有的是赚头,您到时候也给阿姆在镇上买个院子。”
“小泽,你这……你这可怎么想出来的?真能做出来?”贺有财将信未信,甚是忐忑。
“阿爹,您花了那么多钱让我读书,书没读好,旁的我总要学会一些不是?这些应该大都是能做出来的,您要是不信试试便可。”
看着贺有财由于兴奋憋红的脸,贺泽挑了挑眉,不枉他这几天累死累活地画这些图。时日久长,一些简单的还好,复杂的他需要想上半天不说,就是画也要画上五六遍才能画清楚。
于画工一道而言,他的手残自幼儿园小班就注定了。
贺有财怔怔盯着手中的图纸,心里头满怀激荡。
原本这事儿那日与孩儿阿姆敬酒赔罪之后他也想通了,只是心里到底存了几分遗憾,如今儿子给他送了一份这么大礼,若是真能将这些东西做出来,再给彩云在镇上买个大院子……用他挣的钱,用他做木工挣的钱!
一想到这儿,贺有财只觉得心里扑通扑通地跳,一身使不完儿的劲,只恨不得立马提上曲尺刨子抱木头去。
不得不说,贺泽说的话正中他的死穴。没有给李氏好的生活,被岳家人瞧不起,这么多年,怕是泥人也有三分性儿,这事儿已经成了贺有财的心病,熬过了这一次病发,还有下一次,想要根治,怕是只能看这些图纸了。
抱着图纸当宝贝的贺有财闭了关,贺泽替了他去新院子做了监工,林煜也不时被贺安拉着过来送些吃食。日子优哉游哉地过去,眼看着大半个院子渐渐成形,元宵这天也到了。
这天太阳刚刚落山,刚刚吃了半碗元宵球的贺泽就让李氏催着去接了林煜,贺安也跟着一块儿,一行三人坐着牛车乘着月色向着镇上赶去。
灯会
许是节日缘故,即便已是夜晚,路上却并不安静,越接近镇口,爆竹锣鼓的喧嚷之声便越大,偶尔行到高地,还可隐隐看见远处灯火齐聚,五颜六色,光怪陆离。
想必元宵灯会已经开始了。
这是这个时代跟元宵节一并流传下来的风俗,和华夏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人们在这一天纷纷走出家门,呼朋引伴,耍龙舞狮,赏灯赏月,好生热闹。
古时娱乐本来就少,难得这么一个全民共乐的日子,哪怕这里不过是离繁华京都千里之遥的小镇,过节的气氛也甚是浓厚。
听这经久不歇的爆竹声便可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