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在店里经常听见顾客抱怨:“上次我在XX那里买了一支口红,用的时候很舒服,上个星期想再去买,那家店变成面包店了。哦,真见鬼。”
从这些细碎的信息中,刘嘉找到了那些散落在巴黎各地的彩妆制造者们,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面试之后,就是让他们进彩妆制作间,随便他们挑选材料,然后做成品。
刘嘉不挑颜色,只挑质地和肤感,那些粉饼做的还不如面粉服贴的,口红上色的效果还不如往嘴里含春联的,全部被淘汰。
剩下的十几个人,或是做粉饼出色,或是做口红了得,还有腮红很好,刘嘉把他们做出来的成品做成小样,分装在阿牙精心雕成的小盒里,分发给Emma’s house的客户们。
但是顾客们并没有给予什么积极正面的评价。
刘嘉很快就发现问题:化妆手法,跟化妆品,是两件事。
再好的彩妆,被笨拙的手法往脸上那么糊着盖着,还不如京剧的脸谱好看。
刘嘉决定在店里当场展示化妆的手法。
起先没有一个人愿意试用,她们每个人出门的时候,都化好了妆,怎么能在这里把妆洗了,然后再化,谁知道会被化成什么鬼样子。
刘嘉没有办法,只好拉来一个店员,坐在橱窗那里,成为今日的橱窗展示。
那个店员的内心也在滴血,她是从乡下来的,被太阳晒了那么些年,肤色是小麦色,脸上还有雀斑,此时巴黎的审美还没有从白惨惨中转变过来。
高贵的女人,就应该是惨白惨白的肤色,让皮肤上的青筋在皮肤下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