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入狱

若真用血医治那些轿夫,即便他们获得痊愈,也会被他亲手杀死……

既然他有过这个念头,那白孔雀,会是当日的轿夫么?

果不其然,朝中炸锅了。

雀苑中宫女的说辞,极大程度上获得了众大臣的认可。

若当真有人要为白孔雀之死赎罪的话,还有谁比她这个来历不明的灵妙夫人,更可疑的么?

瑶姬跪在殿中央受审,眼瞧着晌午还在雨香阁内对自己恭敬有加的朝臣,全都换上截然不同的嘴脸,沉默不语。

“够了!”

似乎受不住这沸沸扬扬的吵闹,靖炀王猛斥一声,总算暂时让大殿恢复了平静。

“灵妙夫人,白孔雀之死,究竟和你有没有关系?”

靖炀王双眼微微发红,神色疲惫,似乎精神惨受过极大的折磨。

这句话说得绵软无力,与其说是质问,倒不如是喃喃低语。

“启禀陛下,没有!自从昨日离开雀苑后,瑶姬始终留在雨香阁内,未曾擅自踏出过半步,所言每个字,皆可由伺候的宫女们作证。”

瑶姬扬起头,不卑不亢回道:“历来断案要讲人证物证,若有人指控瑶姬,便请他先拿出证据来,而不是空口白牙的污蔑人!”

“哼,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来之前,白孔雀一直好好的,灾殃伴随着你出现,你就是我靖炀国的祸患!”

“胆敢谋害国宝祥瑞,真是万死不足惜!”

“陛下,还跟这妖女啰嗦作甚?依老臣看,就该处以火刑,平息天怒人怨!”

在这场沸沸扬扬的指责中,一句顶不过百句,朝中重臣集体开口,即便偶有不同声音,也很快被淹没了。

瑶姬的背仍挺得笔直,丝毫没有被无故指责压弯的迹象。

心动值:56%,62%……

看着靖炀王头顶指数的不断变动,和他眸中隐藏的不忍之色,瑶姬心中多少有了点底。

靖炀王对她是有好感的,且从数值的变化上,不难看出他实际很倾向与她的无辜。

如此便好办了。

只要有一国之君做主,任凭底下的臣子再搬弄是非,也不能左右圣意。

毕竟凡事都要讲究真凭实据,靖炀王并非那等糊涂之辈,即便追寻公正,也会给她为自己申辩的机会。

抬手将众人再次压言,靖炀王站起身,似乎想走到瑶姬身边。

可瞧着满殿的朝臣,却不由得犹豫了。

他纠结的眸光在瑶姬的小脸上不舍地逗留片刻后,移到顾桢的身前:“国师,不知你对事,有何看法?”

瑶姬皱紧眉,这顾桢才刚上任不久,如此严峻时刻,做什么要征求他的意见?

顾桢原本正望着殿上方的梁柱发呆,冷不丁被叫回了神,茫然地眨眨眼,一副摸鱼时被逮到提问的无辜相:“回陛下,臣不知。”

瑶姬:……

不踩也不救,是个吃干饭的。

靖炀王养他,还不如养块叉烧!

殿内议论声四起,显然有少部分人认为顾桢一路护送瑶姬,没准会生出些情愫来替她说话。

如今这般漠然,倒也让他们放心不少。

“陛下,祥瑞已死,国将不国,为平息民愤,拯救国运与倾颓,还请您早做决断,莫寒了百姓的心呐!”

刚冒出个喊口号的老臣,后面紧接着便呼啦啦跪倒一片,在大体整齐中又透着凌乱,衣冠皆不整,着实让人瞧着哑然。

心动值:69%。

显然,众人对瑶姬的谩骂和污蔑越甚,靖炀王就越心痛。

见他仰天长叹,所有人的心不由得,都跟着提溜到了嗓子眼儿。

“来人呐,将瑶姬暂且押入天牢,若其无切实证据证明自身清白,三日后,便当众斩首。”

心动值:74%。

显然,这混账的好感,跟正义感并不挂钩。

侍卫领命上前,原本想架住瑶姬的双臂,将她拖出殿去。

可走到面前,瞧着她那娇弱的身躯,却如何都下不去重手。

“灵妙夫人,您请吧。”

顶着周遭群臣怒火,侍卫们硬着头皮,给了她最大程度的尊重。

离开大殿时,顾桢的视线与她短暂交汇后,又移向别处。

倒还真像他之前所说的那般,井水不犯河水。

瑶姬转身,牵动裙摆,离开了这个富丽堂皇的黄金宫殿。

打入天牢之人,全都罪大恶极,自然也没资格再传华贵的衣裙。

换上专门为犯人准备的白色囚服,再低头悄悄胸前那个偌大的“囚”字,瑶姬感慨万千。

过去演戏的时候,她还真穿过这囚服,不过料子可比不得身上这套。

真是个穷讲究的国家,连这种衣服都做工精细,袖口宽阔,腰身收窄。

若去掉胸前的字,即便走在大街上,也没什么异样之处。

瑶姬的待遇“不错”,住得是单人间,屋内有一套桌椅,硬榻铺的并非稻草,而是薄毯。

空间不大,迈着步子横竖走个五步,也就到头了。

南面是半拳粗的铁栏,空隙只有两指宽,木门外落着重重铁锁,其余三面砌上砖墙,唯独北面上方,留有半手臂宽,一臂长的窗口透气。

仍用铁栏挡着,由于高度问题,瑶姬踮脚试了试,发觉只有踩上椅子,才勉强能够到窗口。

可若将椅子摞在榻上,再爬上去,便能看到窗外的世界。

狱卒本以为她会惊惶无措,甚至痛苦哀求,早就做好了趁机安慰几句,顺便再占些好处的准备。

谁料瑶姬神色自若地逛了一圈儿后,见他还在这,反倒有点莫名其妙。

“咳、瑶姬,陛下让你在天牢好好思过,尽早交代所有罪行,否则三天后,便是你上断头台的日子。”狱卒拉下脸,用铁棍猛敲囚栏,似乎想给自己找回点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