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有七八人愿意出头,张迁才转身对着赵辰作揖:“大人,有百姓愿意做人证!”
张迁这家伙能够在书院当学子们的头头,真是有些道理的。这么顺利就让老百姓自愿出来指证,就是因为他抓住了百姓的心理。
中国百姓就是这样,自己死都不怕,就怕儿女没有出路!
赞许的对张迁点了点头,赵辰见站出来的几人表情还是有些忐忑,便立即对几人拱手:“各位乡亲放心,我赵辰的为人还是说的上几句话,今天给大家吃个定心丸,保证没人敢拿这件事找谁的麻烦!”
斩钉截铁,让这些人心中有了不少底气。
接下来轮到赵九指出场。
他从手下两个兄弟手中拿过木盒子,打开后里面全是这些日子回收的摊位凭条。
“各位!”赵九指说话中气十足,更难得的,是他话中那种从内而外的自信。
“这是我从东市花五十个铜板一张,从摊贩手中买回的条子,十五天来,总共回收两千张有余,每张五十文,总计十万文不止。”
说着他将一张条子抓在手中,然后在夕阳下抖开。
十万文可不是小数目,此时那些摊贩和路人才知道,就这么个小东西,居然这么赚钱。
见所有人纷纷点头,赵九指又将声音提高:“我现在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各位,这个收费的条子,根本不是官府行为,纯粹就是某人为了私利,自作主张卖给大家的!”
“啊!”
惊讶声四起,想不到居然有人如此大胆。
正好这个时候,赵九指将视线看向张作,那眼中的杀意丝毫不做掩饰。
条子就是张作卖出来的,摊贩们大多都知道,此时顺着赵九指眼光看去,愤怒和惊讶纷纷如利剑般刺向张作。
万箭穿心不过如此,张作被大众的愤怒照射,顿时低下脑袋,心中突然悔悟,自己恐怕犯了大错,但是为时已晚。
“各位!”
此时赵辰走向张作,正好将所有人眼光吸引。
“我赵辰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自从管理天津卫以来,大家觉得我赵辰可有苛责压迫过大家?”
如今的天津卫,在大明朝属于少有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之地,老百姓当然心中有数。
“大人,您可是咱们天津卫的青天!”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纷纷的附和之声开始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