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抚宁到此地走了数日,一路虽然安全,但也毫无乐趣,相邻车夫间便时有时无的聊天打诨。
“古二哥,这地方一棵柳树也无,为何叫柳树湾?”
“为何?”那被叫古二哥的人环视周围一圈,一些几乎没入泥土的木桩子让他了然,“这几年干旱,天气还贼冷,满山上但凡能烧的,都拿去做了柴火。”
说到干旱,后车那年轻汉子脸上忽然升起疑惑。
“你说,咱们家在黑河边上,才勉强把庄稼保住,结出的麦子也干瘪的很。可咱们这车上的大米,却颗粒如此饱满,真是奇了怪。”
古二哥岁数大,干运输军粮的事很有经验,优哉游哉的跟着牛车晃着脑袋,半晌后才又张嘴说话:“这米听说是海外面来的,前些年我听一个高丽贩子吹牛,说大海南边有个地方谷子一年三熟。当时我就不信,一年才几个月,那岂不是收了立即又种下去,那地方不过冬天的么?”
年轻人总是对外面的世界好奇,听说有这么一个高丽人,后车男子立即来了精神,“那人一般在哪出现?我正想找他问问,海到底有多大?”
“问不找了!”古二哥看着远处平地尽头的眼睛眨啊眨的道:“那高丽人去年夏天后,就再没来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海上翻了船。”
话音刚落,不等年轻人搭话,古二哥忽然把弓着的腰杆支起。在他眨眼间的时候,前方道路转弯尽头现出了些黑点点。那些点点速度很快,转眼就变成马的模样。
“不好!是骑兵!”
后面年轻人也看见骑兵队,但他不在乎道:“这条路一直过来,看到的都是关宁军和大清军,自己人。”
可那古二并未结束警惕,等他把来的骑士队伍全部看完,却并未见到任何旗帜,瞬间脸上惊恐起来。
“赵三娃子,赶紧下车躲在路边荒地里去,你的牛车会跟着我走的。”
听出古二声音有些不对,赵三娃猛的跳下牛车。因为来的时候他爹叮嘱过,要想活命,就得全听古二哥的。
一边往路边草丛中跑,赵三娃还转头问了句:“古二哥,你不走?”
“我走了车队就要乱节奏,万一不是敌人……”说到这古二身体一震,因为他看见对方骑士身上竟然背着火枪,随即大声道:“快跑,别回头,你媳妇才生娃,可不能死在这!”
……
“听令,走近后第一小队开火,其余人保持警戒。”
马背上的章正左手抓着燧发火枪,眼睛盯着迎面而来的牛车队伍。此时他的眼神落在车队后方五十名长枪兵位置。
“看见前面那片空草地没,我们冲进草地,正好隔着车队三十步,那些长枪兵如果不跑,二三四队先开火。然后五六七,八九十,三段射击。明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