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知道那陈宝只有九岁,他们还当有个十四五岁呢。
长的一身肥肉,脸上满是凶恶,一点善意都没有。
不仅如此,才九岁的他就开始吃喝赌,跟一曲地痞流氓混在一起,时常敲诈勒索,这样的人生都能看到头了,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局。
可见是在怎样的家庭中长大。
苏老三的话,像是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苏家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心里的看法,大抵都是对陈宝她们母子俩的不满,以及对陈来娣的同情。
后来又说到他们苏家人多,看着是大,其实示弱,他们只是普通的泥腿子,没有什么能力。
最多的能力,也不过是一个烤麻雀的生意。
现在还能用收购麻雀的事,去牵制其他村的人,但算起来也就几文十几文的利益,人家也不傻,不会一直被他们威胁。
要真遇到陈宝,不管不顾,把他们生意搅黄了,那时也是他们吃亏。
“所以让哥哥们去考官吧!”
苏啾啾眼睛发亮,把这个已经考虑了好些天的话提了出来。
苏家人全都愣住了,考官,那是什么话?
可以说在整个落霞村里都没几家人,想着要把自家的孩子送去考官。
哪怕是王地主家,也只是把几个孩子送到私塾里去稍微念了念书。
想着以后能回家继承家业,至于科举什么的,是压根没去想。
科举真有那么好考吗?
别说各种沉重的经济压力了,就拿科举本身来说都难度极大,如果没有一个好老师,孩子是绝对念不出去的。
到了后面,听说是一整个大瑞朝的考生,也只取二百个人,那是怎样恐怖的比例啊!
在苏啾啾所待的二十二世纪,每年高考生都上千万,录取率也有80%几了,但是在这个瑞朝,录取率连1%都不到,绝对是钢丝线上过独木桥了。
“让哥哥们都去读书,我们家这么多人,总有一个人能读出去的,只要有一个人读好了,家里就有了靠山,以后就不怕陈宝那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