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宗家高层闭门会

沈逸辰却看都没看投影,只是轻轻推开她的手,转身在落地窗前站定。

良久,他只说了一句:

“谁告诉你——我会解释?”

林紫然呆住。

沈逸辰双手插兜,声音淡淡:

“当你试图‘解释’一个人不是实验品时,就已经默认了对方的前提。”

“但我不接受前提。”

“我,是谁,由我自己定义。”

……

他确实没有发任何声明。

没有采访,没有视频,没有道歉,没有怒怼。

整个联盟管理层几乎要被急疯,而他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照常出现在青创各场例行会议中。

但私下里,只有天机阁主系统知道——

三天前,他已经布设了名为“共识爆点”的多轮传播链任务。

此刻,这个任务悄然启动。

第一步——

天机阁发布一篇名为《结构中的我们》的匿名调查报告,题目极小,但内容极深。

文中用三十年间上千万条教育规划数据、升学模板、就业路径回溯数据结构构建了一个事实: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系统选择’而非‘自由选择’的社会。”

报告末尾引出一行文字:

“如果沈逸辰是实验产品,那我们每一个人,又是什么?”

第二步——

天机阁与十所高校合作,在校园论坛发起一项匿名调查:

“你是否在人生重要节点,曾感受到‘你被决定了’?”

短短24小时,回收样本量突破百万。

第三步——

微博话题悄然上线:

#你有没有被系统决定人生#

在原“沈逸辰卷宗”话题之下自动联动。

无数网友开始跟帖留言:

【高考填志愿,父母让我选师范,我不知道我到底想干嘛】

【大学毕业,公司让我做项目不是因为我适合,而是因为我“性格服从”】

【突然觉得,我可能也只是系统里的一条安全路径】

第四步——

沈逸辰再次上线自己的CYS系统,在首页挂出一条公开提示:

“本系统同步开展‘人生路径自主评估计划’,欢迎每一位用户自测,判断自己是否具备独立轨迹。”

那一夜,无数人点进这个模块。

而第二天,全网热搜榜第一条变成了:

#我们是不是都曾是编号?#

……

宗家高层会议上,赵如嵩一脚踹翻会议桌:“他疯了!”

“这是把所有人都拖进来了!”

“我们只是想打掉他一个人——结果他把全民都拉下水!”

幕僚组低声提醒:

“舆论转向很快,我们开始收到来自高校联盟和部分媒体人的私下警告,说我们这波攻击触碰了‘集体情绪认知反弹’。”

“再打……可能真的会让全民反感。”

赵乾鹤盯着桌上的卷宗,眉头紧锁。

“这个沈逸辰……比我们预想的还难缠十倍。”

“他不是反驳。”

“他是把自己的问题,变成了所有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