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到如今,也是内史侍郎唐俭自己出来请战的,加上内史侍郎唐俭又说话把他给堵死了,他这场战事不上也不行了。
他只好叹了一口气,退出了议事大帐,开始召集本部的五千兵马。
这士兵想要出营。也不是说出马上就出了,在折腾了一个时辰之后,内史侍郎唐俭领着五千兵马,从大营出发,直往敌军的河边军队杀过去。
而永安王李孝基也带着麾下的其他将领,登上了高大的箭塔,想要看一看,这个被他手下将领称为无法击败的战阵,到底有多恐怖。
其实水军做为水上的兵种,也在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水军的特点是,不仅可以直接作战,还可以运输兵源及粮草物资,而且要比陆上运输更为便捷。
哪怕秦王裴璟自身不一定带有多少的战略眼光,但是这回首两千多年的战争发展史,也让他有了足够的参照物。
真是因为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让他十分重视水军的建设。
在他所指挥的作战中,基本都有水军参战,并且合理搭配,充分发挥了水、步、骑三个兵种协同作战的优势。
尤其为了以后在镇压以水师见长的其他势力义军时,秦王裴璟一开始有了稳固地盘之后,便马上开始大建水师,所修皆“大舰重楼,高者十余丈”。
但是现实的情况,只能够啪啪啪的打着裴璟的脸,让他明白想要在几年的时间之内,就搞出来一支独步天下的水军,是十分不现实的。
于是他又想尽办法,从南边勾搭走了之前隋朝的主力水军,也就是来护儿那一伙人和手下的几百艘战船。
这一只隋朝水军。后来也成为秦王裴璟水军的绝对主力。
他最终凭借这支强大水军,也镇压了大运河水道周围的不少义军,甚至为他东征高句丽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随后秦王裴璟决定要跟唐国交手了,他想到了他手下的河北兵团,和他那只如今已经天下无敌的水军。
小主,
秦国河北军与水军便成为秦王裴璟一个重要的棋子。
同时,唐国不是没有水军,但是绝对不可能是他麾下水军的对手,所以晋军还掌握着绝对制水权。
裴璟又想到了历史上南宋刘裕,和他那赫赫有名的却月阵。
无敌的水军,强大的步兵,大量的弩床,勇猛作战的骑兵,这些东西他啥都有,总不能浪费了。
于是,秦王裴璟马上调集了水军沿大运河水道而下,进入黄河,再逆河西行。
此外,秦国河北军统领徐世积本人有着高超的军事才能,又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军事统帅,精于战术。
所以秦国河北军统领徐世积,收到了秦王裴璟给他发过来的。那一本写着却月阵的兵法之后,简直就是如获至宝。
他想到了自己目前手里所有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却月阵所需的所有要素,所以“却月阵”的形成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永安王李孝基在箭塔之上看到了战场上的一切,他看到了内史侍郎唐俭率领这五千兵马,勇猛向前地向敌军杀过去。
他也发现了秦军河北兵团和水军的人,发现敌军来袭之后,马上就调动战阵,让战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有一些敌军的人员从战场上下来,有一些敌军的人员也正从陆上,开始上到了战船上。
但是他越看到战场上的变化,脸色便开始越来越差,甚至慢慢的变得面沉如水。
永安王李孝基身边的所有将领,都看到他这副样子。
他们简直大气不敢出,就怕永安王李孝基一个愤怒之下,把自己也推上战场去送死。
因为秦军有制水权,所以河水可以保障“却月阵”后方及侧翼的安全,不必担心被敌军合围视野宽广的平坦河岸。
永安王李孝基看到秦军高大的战船上,显然有有令旗挥动。
他心里面马上就明白了,秦国河北军统领徐世积肯定不在陆上,而是在高大的战船上,正看着这战场上发生的一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