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教学

这边张大龙也早早起了床,吃起早饭来。想起昨天青青和英子馋嘴的模样,娘今天特意多烙了些油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热乎。

吃完饭,张大龙就领着匆匆赶来的王小虎往学校去了。等他们到学校的时候,曹达华已经在教室里讲得热火朝天了。

今儿个,村里只要是想接做鞋这活儿的人家,每家都派出了两个人过来,把个教室围得满满当当。曹达华站在讲台上,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讲解做鞋的步骤。

“乡亲们,咱先来说说有了鞋帮和鞋底后,得用到的工具。”

曹达华拿起一把纳鞋底专用的锥子,这锥子的头又尖又利,手柄是用厚实的木头做的,握起来很有分量,“就像这锥子,咱做鞋的时候,得用它在鞋底上扎眼儿,这样线才能穿过去。

大家看,这锥子眼儿得扎得均匀,间距差不多,不然鞋底就不平整,穿着也不舒服。”

说着,他在一块准备好的鞋底样片上扎了几个眼儿示范。

“扎好眼儿后,就得用麻线来纳鞋底了。这麻线得提前用蜡过一下,这样纳起来顺滑,线也不容易断。”

曹达华拿起一团上过蜡的麻线,线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咱们把麻线穿进大号的缝衣针里,这针比平常缝衣服的针可粗多了,针眼也大,专门用来纳鞋底。

然后就一针一针地顺着锥子扎的眼儿,把鞋底和鞋帮缝到一起。”他把针穿进眼儿,拉出线,展示着纳鞋底的动作。

“接下来,到了上鞋的关键步骤。咱得用一种特制的楦子,这楦子一般是木头做的,分大小号,得根据鞋的尺码来选。

把楦子塞进鞋里,把鞋撑起来,这样上鞋的时候,鞋型才好看,不会走样。”曹达华拿出一个楦子,向大家展示它的形状和用法。

“最后一道工序,咱这翻毛皮鞋啊,还有些讲究。得用到这种小锤子,”曹达华拿起一把小巧的锤子,“用来把鞋面上的毛砸得更平整、更服帖。

还有这种专门磨皮子的工具,”他拿起一个磨脚,“可以把鞋底边缘磨得光滑些,穿着就不会硌脚。

”说着,他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画出这些工具的样子,还标上一二三四,详细地写上用途。

台下的村里妇女们顿时交头接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