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千月的眉头顿时蹙了蹙,这绝对不是她的错觉,因为她分明听到从他嘴里发出的那一声轻笑。
那是一声极轻的轻笑,却又是一声不同寻常的笑,仿若带着几分阴沉,几分戏谑,几分狡黠,几分森凉,各种意味陈杂合一的笑。她甚至可以想像得到,他轻笑时那嘴角轻扬眉头轻挑的样子。苏千月顿时只觉得的一阵寒意上涌,仿若正在偷窥时被人当场抓包了一般,赶紧将手指上的窗帘放了下来,一抬手发现,掌心竟然早已生出了密密汗意。
一颗心亦在砰砰直跳,一种危险的气息涌上心头。
一直到那群人走远,苏千月这才回了神,向外面道:“走吧。”
然而,她的嗓音竟有些沙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巧合吗?苏千月在心里想,还是他早已发现了她一直在暗中窥探他?
=================
很快,长街上发生的那一幕便传入了宫里,一时朝臣们对这位北越抚成王越发的心生不满,当然,这不满中更多的却是畏惧和防备。
谁也不知道他此来的目的,谁也猜不透他的心思。
当然,最让朝臣们担心的还不是耶律擎在长街是那一副傲慢无礼的举动,而是他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进了京都没人知道。谁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入的关,又是如何一路隐藏行踪,一直到了城门外才向人亮明了他的身份。
说白了,若是他不想亮明身份,只怕他入了京都没有知道。这无疑于在众人的脸上又狠狠的甩了一个耳光,幸好此时非战时,否则岂不任由此人来去自如,那后果才真是不堪设想。
依例,像这样的两国往来,应该在半年前就会递上国书,说明来意与具体行程,这也方便彼此之间知晓行踪,至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然而此人,却是一直到了城下,这才表明了行踪,如此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兵临城下”四个字。
座上晋宣帝也很头疼,近来这位帝王的心情实在糟糕到了极点,诸事频发,诸事不顺,就见他单手支额,双目微阖,苍老的面容上尽显疲惫。
虽说此时非战时,可北越与大晋的关系一向不太和睦,几乎是三年一大战,两年一小战,断断续续就没消停过。此时耶律擎的来意,又实在让人捉摸不透,虽说大晋泱泱大国,自然不怕北越这一宵小小国,可耶律擎这人实在难以对付,若没有可与之抗衡之人当真不行。
可放眼朝堂……
晋宣帝微微睁开眼看向堂下,目光在太子、三皇子、五皇子、七皇子、十一皇子等人身上分别扫过,最后不过换来一声长长的叹息……
“陛下,”内阁首辅徐致远看向上方帝王:“这耶律擎必然来者不善,还需谨慎应对。”
这也是众人讨论了半天,最终讨论出来的结果,只有“来者不善”四个字。
这话说的其实跟没说没多大区别,宣晋帝看了眼堂下那个白须苍苍的老阁老,没有回应。
另一大臣又道:“陛下,依臣之见,这漠北边关,还得有人坐镇。”
他这一句话倒是提醒了众人,原先镇守漠北的昭仪郡主,在半年前便被召回,虽说军中还有几位老将坐镇,可到底主帅不在,这耶律擎此次来又不知打的什么主意,万一北越再兴战事,只怕会被打的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