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树听了猛然想起李允和说过今年可能闹水灾的事,想着孙城应该是忙这个事情,毕竟这可是大事。
其实孙城这几天是真忙,赈灾的的事他早下了通知,而且各镇上现在几乎都是他的人,他是不怕他们阳奉阴违的。
加上码头的王师傅也有经验,他的通知一到,王师傅就找了专业的人开始修泄洪闸口,毕竟码头这种地方,常年都得修建防洪坝,对于水灾这种信息是绝对重视的。
同时孙城还通知了各乡镇公社全力配合防洪之事,各个公社现在都被拉到了大松江上干活。
而他到漠南是找秦文龙商量划地的事,这个地自然是以后的工厂位置和厂库位置。
只能说孙城的脑子真的好使,他和李允和两个人现在是完全明确的分工,李允和负责所有的产出,而他要负责所有的售前和售后问题。
现在他可以说是大漠市的一把手,加上他的思维方法和陈家给他的各种综合信息,让他开始了非常长远又必须的规划。
秦文龙看着地图说:“要这么多吗?你确定没问题吗?为什么叫经济特区?”
孙城把玩着钢笔,看着地图说:“多吗?我觉得不够呀,虽然我们这里相对内地一些地方不方便,而且受天气影响。
可是现在暖棚技术已经攻克了,在农业上面讲,内地环境优势就不存在了,你要知道我们农业突破后就意味着拥有了绝对的后勤保障。
那么一些工厂和未来的加工业都可以在我们这里生根发芽,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都是带动我们这里发展的底牌呀!
现在把这个区域规划好了,就是吸引内地企业家和工业家过来的重要手段,而且李允和那边还有乌苏的客户。
咱们必须又足够的产出基地才能更好的获得全方面的资源,长久讲,有地就有发展。”
秦文龙也是政治家出身,听他这么一说立马明白过来说:“还是你看的远,地方倒是可以提前划好,可是这个招人怕是有困难。
现在虽然制度废除,而且出了刺激经济发展的批文,可是短期内都需要修养,尤其是内地的一些老牌企业家,在这次的冲击中都受到了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