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助企纾困

金融办张主任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已经和多家银行进行了沟通协调,争取为园区企业提供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更大的贷款额度。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目前已经筛选出几家有潜力的企业,正在协助他们进行上市辅导。”

苏然追问:“和银行对接的进展如何?利率能优惠多少?针对企业上市辅导,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节点和辅导计划?”

张主任有条不紊地回答:“已经和三家银行达成初步意向,利率能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调10% - 15%。上市辅导方面,我们制定了为期一年的详细计划,前三个月完成企业财务规范梳理,半年内完成上市材料准备,一年内争取完成上市申报。”

会议结束后,苏然立即组织相关部门成立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每一项资金支持措施都能尽快落地实施。他亲自跟进每一个环节,每天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进展,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

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苏然也敏锐地察觉到园区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存在的短板。随着企业的发展,对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仅靠外部引进远远不够,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苏然召集了园区内的企业代表、高校专家以及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共同商讨人才培养计划。会议室内,大家各抒己见。高校专家提出:“我们可以与园区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定向人才。同时,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

苏然对这一建议表示认可:“这个想法很好,既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又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实现了双赢。人社局这边,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能不能加大力度,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

人社局陈局长回答道:“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针对园区内不同行业的需求,开设了一系列专业技能培训班。同时,我们还将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授课教师,确保培训质量。”

苏然接着询问:“培训课程设置有没有和企业充分沟通?培训结束后,如何保障学员能顺利就业?”

陈局长回应:“前期已经和二十多家企业深入交流,根据企业反馈制定了课程大纲。培训结束后,我们会组织专场招聘会,邀请园区企业现场招聘,和企业签订就业合作协议,保障就业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