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的赵七此时也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情况,他赶忙向五皇子禀报:“启禀殿下,这屋顶之上竟然存在着一个方形的孔洞!”
听闻此言,五皇子立刻移步来到童妙韵身侧,与她并肩而立。两人一同仰头望向天空中的明月,那银盘似的圆月高悬于天际,洒下清冷而柔和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庭院。
他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地问道:“这间房的屋顶怎么会是漏的呢?这实在令人费解啊!”
站在一旁的巡抚大人赶忙恭敬地回答道:“殿下您有所不知,由于此地的气候特殊,到了冬天那可是异常寒冷,老百姓们只能紧闭门窗,靠烧炭来取暖以抵御严寒。然而这样一来,却时常会引发一些悲惨的命案。”
说到这里,巡抚大人不禁长叹一声,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
接着,他又继续说道:“幸好后来有一位云游到此地的世外高人给大伙指点迷津,告诉大家一个绝妙的办法。这位高人说只要在屋顶上开凿出一个小小的孔洞用来透气,就能有效地避免这类悲剧再次上演啦!所以从那时起,家家户户都纷纷效仿起来。”
听到这儿,童妙韵若有所思,烧炭取暖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容易令人中毒。一氧化碳比氧气轻,会飘在上面,屋顶开小孔有利于排出一氧化碳。没想到这个朝代已经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提出解决办法。
尽管她表面上看似平静,但内心深处仍然萦绕着一些疑惑未能得到解答,于是将问题提了出来。
“我注意到这屋顶上方的孔洞看起来可不小呢!如此一来,等到炎热的夏季来临之时,会不会因为这些孔洞而导致雨水渗漏进屋内啊?毕竟夏日里的降雨往往都是疾风骤雨,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岂不是会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
再说,要是到了寒冷刺骨的冬季,外面凛冽的寒风恐怕也会顺着这些孔洞毫不留情地灌进来吧?这样的话,室内势必会被冷空气所充斥,变得异常冰冷,让人难以忍受呀!”
巡抚大人看了她一眼,紧接着解释道:“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难耐,百姓们便把那个原本用于透气的小孔稍稍扩大些,以便能更好地通风散热。不过请放心,这屋顶上方实际上设有专门用来遮风挡雨之物,故而即便孔洞被放大也绝不会出现漏水的状况哟。
而一旦进入冬季,百姓们则会再添加一些瓦片去遮盖住部分孔洞,使其变得更小些,如此便能保证室内既温暖又安全啦。”
听完这番详细的讲述后,童妙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对这件事已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就在此时,一阵若有似无的说话声忽地传入众人耳中:“屋顶上怎会有一只猴子呢?”
这声音轻得如同蚊蝇振翅,若非身怀武艺、耳目聪颖之人,绝难察觉其存在。
童妙韵心头猛地一震,娇躯如灵燕般轻盈地闪出房门,美眸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只身形瘦小的猴子正于屋脊之上欢快地蹦跶跳跃着。
眨眼间,五皇子及其侍卫也纷纷闻声而出。五皇子剑眉微蹙,目光锐利地盯着那猴子,旋即转头对身旁的赵七下令道:“赵七,速上屋顶查看一番!”
赵七恭声应道:“遵命!”
然而,未等他有所动作,一旁的童妙韵已然身轻如羽地纵身飞起,宛如仙子凌波般向着屋顶翩然飘落而去。
赵七见状,不敢怠慢,亦紧跟着腾身跃上屋顶。
那猴子原本正玩得不亦乐乎,冷不丁瞧见两人陡然现身于屋顶之上,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口中吱吱乱叫着,慌不择路地朝着远处的屋顶狂奔而去。
只见那只猴子敏捷地在屋顶上奔跑着,它的身影渐行渐远。突然,它纵身一跃,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仿佛有一个神秘的声音在指挥着它的行动一般。
目睹此景,童妙韵不禁心生疑惑,她转过头来,目光投向身旁的赵七,开口问道:“那只猴子看起来如此听话,是不是有人专门驯养过它呀?”
赵七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毕竟这里可是热闹非凡的街市,怎么可能会有野生的猴子出没呢?”
说罢,他若有所思地眯起眼睛,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随后,两人一同站在了屋顶之上,他们极目远眺,缓缓环视着四周。
客栈周边的一切景象尽收眼底,无论是街道上来往穿梭的行人,还是街边林立的商铺楼阁,亦或是远处依稀可见的山峦轮廓,都一一映入他们的眼帘之中。
练武之人因为长期修炼眼功和心法,其目光远比普通人锐利得多。在这皎白如雪、清辉四溢的月光映照之下,屋顶之上赫然显现出一个突兀而起的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