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日军而言,得之,即占据了南进北侵西犯的重要\"桥头堡\",既可渡黄河南下问津陇海、侵夺中原;又可北上将其在山西的主要占领地相连接,解除心腹之患,改善华北占领区之治安状况。
由此可见,中条山地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关系国家安危之重地。
同样是38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加强和巩固黄河防线、阻挡华北侵华日军渡河南侵西犯,着令他卫立煌率指挥部进驻中条山建立中条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8年8月第三军军长曾万钟将军率部围攻盘据于同蒲路南段之侯马、新绛两县之敌第37师团、36师团、20师团及39师团等部后,奉命从闻喜方向转山区扼守,修筑工事,并开展游击作战。
随后,第38军军长孙蔚如将军、第17军军长高桂滋将军等率部由晋东南向中条山转进,统一划归南路军卫立煌将军指挥,组建了第五集团军,第四集团军,总兵士约二十万人。
从1938年春,日军占领风陵渡以后至1941年4月,先后发动了十三次中条山战役,讨伐中条山国军游击区,但无一例外,全部都被他们给打了回去。
算下来他卫立煌也在这中条山驻守三年之久了。
卫立煌目光上移,看向了中条山的北面,此时沙盘上已经插上了小棋子,把日军几个人师团向八路军根据地进发的路线全部标注了出来。
此时在卫立煌的眼中八路军根据地在沙盘上面就像是俎上之肉,等着被日军的这几个师团轮流扫荡,直至全部消灭。
看到这边之后,卫立煌的眼中露出了一丝的忧伤,脸上的表情也变得难看了起来。
“唉!”
卫立煌重重的的叹了口气,然后转身不再看面前的沙盘。
站在他旁边的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司令孙蔚如听到之后,转身看向了卫立煌。
“司令,为何叹气啊?”
“现在驻扎在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日军都撤退了,我们防守中条山的压力也没有了,应该高兴才是啊!”
卫立煌听到孙蔚如的话摇了摇头,无奈的笑了。
相较于他们撤走,我还是希望日军的这两个师团就在中条山边上不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