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对于汉王始终心存戒备之意。
然而,当他跟随儿子一同穿越至 600 年之后,所见所闻,令他对大明王朝的兴衰荣辱,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感悟。
此时此刻,他发觉自身原有的想法已悄然改变,视野亦变得更为宽广辽阔。
往昔岁月里,朱高炽常常认为,连绵不绝的战火,将会极大地加重大明子民的生活负担,导致众多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
于他内心深处,始终抵触着战争,毕竟经历过靖难之乱后,当务之急乃是让国家休养生息,尽快重现昔日的繁荣昌盛与安宁祥和之景。
可当他在朱吾能的电脑上,看到他的父皇分别会在永乐8年(1410),永乐12年(1414),永乐20年(1422),21年(1423),22年(1424),5次北伐,却在第5次北伐班师途中病重,病死于榆木川。
朱高炽了解历史后知道,他父皇五次远征漠北之战,基本上重创了鞑靼和瓦剌的实力,迫使他们能同大明朝保持着臣属关系,减少了袭扰,使北方各民族的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暂时的稳定。
但在战略战术上应运用过于单板,因而除前两次北伐外,战果甚微,耗费了国力。
朱高炽深知,决不能任由大明百姓长期深陷战乱的泥沼。
为了有效遏制更多灾祸的降临,针对蒙古的战事在所难免,广袤无垠的草原也务必予以平定,但这一切都需尽可能地降低代价。
他已然在朱吾能的那台神奇电脑之上,目睹了清朝时期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以及嘉定三屠等事件。
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深深刺痛了他的心,更坚定了他守护中华文明不被草原蛮夷毁灭的决心。
(历史上明代的灭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华文明的断代,诸多文明从此消失。)
朱高炽可不想让自己的二弟朱高煦,以后起兵造反,让儿子朱瞻基把他变成瓦罐鸡。